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4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菩薩行誼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4-26 01:39: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菩薩行誼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梵文音譯為「覺有情」,覺有情分為三種:

一、自利方面:菩薩修行時雖斷了許多無明煩惱,但沒有斷盡,所証的覺道,還沒得到究竟圓滿。
二、利他方面:菩薩覺悟後,起大悲心,來教化一切眾生,覺悟一切有情
三、自他兩利:菩薩不但自己上求如來的菩提,更能下度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以自覺覺他來渡化眾生。

所以菩薩也就是立下宏大的誓願,要以佛所說的真理和覺悟,來啟發和引導世間的有情眾生,讓他們能得到徹底的覺悟,以期渡過不斷生死輪迴的此岸,而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世界。是一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六度萬行德者。

在我們家中的父母親,就如同兩尊活菩薩,但他們的愛只給予自己的子女。而菩薩的大愛如同母親般慈愛的光輝,視眾生如自己的子女。祂散發出無窮的熱力,給人光明、給人希望,無論眾生有多少煩惱,菩薩用祂的愛和熱心,不厭其煩的照顧,渡化眾生的平等心智,眾生無論有情無情,好人壞人,聰明或愚笨,菩薩都以平等心的大智來看待有情眾生,隨緣隨機渡化眾生,而沒有分別。

再則菩薩以德性為名,以眾生為命。常言道:「心發則眾生可度,愿立則佛道堪成。」例如觀世音菩薩,觀照眾生的痛苦猶如自己的痛苦,故有聞聲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觀世音之稱,和地藏王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慈心悲願,以及我們濟公活佛老師的三大弘願:「在先天渡化眾生、達本還原;在後天移風易俗,改善社會風氣;繼往開來,復興中華固有文化,實現大同世界」。

所謂菩薩心,菩薩道上應有菩薩行。菩薩所行的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波羅蜜,所發的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以一個學佛菩薩的人,應該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要以四無量心來降伏我們不該有的心。

菩薩為了拔渡眾生離苦,以同體大悲的心渡化眾生,能分辨眾生根基,利鈍而隨機說法,而不著法;菩薩但願眾生離苦,不求自己安樂;為眾生甘心落於因果,而不昧因果;時時刻刻以身示道,這些都是菩薩所行,因此我們要以菩薩行的那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準則,但願有聖賢菩薩心不求聖賢名、菩薩道,這些才是我們要學的精神,來替老師承擔責任,學習祖師大肚能容的心,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為懷,學習天的無量無邊之浩瀚。

今天我們承蒙上天恩典,得遇大道普傳,上天慈悲大開方便修行之門,普渡三曹應時應運,正是我們效法諸佛菩薩行誼的最好時機。所謂「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今日我們更須以大無畏的菩薩精神,勇往開拓,以期我們彌勒祖師的宏誓大願「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能早日實現。

(道場講題網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4 19:1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