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百年之後是鬼是仙,一切選擇都在自己手中
人死之後會去哪裡?這是諸多哲人都曾思考過的問題。縱觀中西方的文化,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曾涉及到人生的終極問題。生在世上的人,多半是怕死的。
人為萬物之一種,不論是生前還是死後,也都脫離不了陰陽的大概念。以人之生為陽、人之死為陰,生死也只不過是二氣的相互轉化,這和道教的宇宙生成觀同理。
道教認為,世界產生之初,由元始混沌肇分二氣以成陰陽,其中陽氣比較輕清,所以逐漸上升為天,所謂“天朗氣清”便是對這一存在的描述;
其中的陰氣因在性質上是濁滯的,所以慢慢下降為大地。天地陰陽雖然同本同源,但後天的性質表現卻完全不同。
人在生下來之後,從懵懂的嬰兒逐漸成長為成熟的人,再到最後的衰老和死亡,整個一生的變化正是體內陽氣慢慢聚集至頂峰、然後又漸漸消散的結果。
春夏時候是陽氣上升的階段,所以天氣會越來越暖和,在人身之表現便是人從一個柔軟的嬰孩成長為骨肉強勁的青壯年;
天地四時有序,基於陰陽二氣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人之生死也是同理。人從玄陰之門誕生的那一刻起,便是一點陽氣彙聚的時候,體內陽氣隨著漫長的一生而歷經了生長、盈滿再到消散的過程,待到陽盡之時,便又是陰生的時刻。
莊子曰“死生如一”,便是在告誡人們不必要過分擔心死亡之後的事情,而應該把心好好放在當下的生上。
安於當下,便是最好的修行。誠然,莊子是得道的高人,他提出的萬物齊一的道理是大道之論,能真正看透了生死的本質問題後,自然也就不會因為死後去哪裡的問題而滋擾。
但如你我等凡人生在塵世間,難免又要發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感傷。
又或者會追問,為什麼有的人會在死後升天霞,而有的人會死後落地府呢?這一問題的答案,最終也仍然要落在陰陽本質上。人身之中的陽氣消散,代表的是肉體的終結。有形的外在消失了,但形成於人的陰陽二氣並不會消失。
因在生而為人之時不懂得懺除身心業障,所以其死後陰氣所形成的某種質體——我們俗稱為靈魂——在地府中便要歷經鬼神等眾的重重拷問,使之脫離了在世時的愛恨貪嗔,再次回歸至一塵不染的初陽,此便是嬰兒剛剛出生時候的狀態。
由此,便完成了陰陽的世世輪轉。
而對修行人來講,其在世之時便已明白須要時時遏制自身的不當欲求,並會經常懺悔身心,以求懺除身心意三業障,進而可以保養形神元和,不讓自身清靜的陽氣被污濁的穢氣吞噬。
人的生老病死本是自然界的正常秩序,當一代人老去,必然有新一代人出生,由此才使人類社會得以生生不息。
人身難得,然而世人總是不懂得珍惜現世擁有,因為貪圖歡娛和一時的放縱,不自覺地把純陽之氣一點點丟失,從而使自身墮入了無盡的地獄輪回苦中。
道教素來有慈愛之心和度世之念,歷代祖師因不忍世人癡迷不悟,所以才用道法道術來教誨大眾,告知人們在世之時要及早修行,且莫等百年之後追悔莫及。
陰陽均在自家身中,百年之後是鬼是仙,一切選擇都在自己手中。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