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5-8-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2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75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臭娘子
唇形花科
學名:Premna serratifolia
英名:Headache Tree、Creek Premna
日名:タイワンウオクサギ(台湾魚臭木)
別名:臭娘仔、壽娘子、魚臭木、牛骨仔、厚殼仔
簡介
魚臭木屬常綠或落葉,灌木或喬木,廣佈東、南亞至大洋州、澳洲的濱海及低海拔森林。樹高1~9m。老枝有皮孔,嫩枝深褐色有短柔毛。對生葉片長卵形、倒卵形至圓形,葉長3~8cm,寬2.5~5cm,全緣或有鈍齒,搓揉後有特殊氣味。聚繖花序在枝端組成繖房狀,白至淡綠色花二唇形,花冠4~5裂,花微小,長約0.2cm。核果球形,直徑約0.4cm,成熟紫黑色。開花結果期夏至秋季
栽培
全日照溫暖環境,可適應強風處種植,使用排水良好的土壤種植,介質乾才澆水。耐貧瘠,不施肥亦可生長良好。萌芽力強耐修剪,平時可修剪過長枝條與樹冠內不良枝。繁殖使用播種、扦插與空中壓條法。
應用
台灣原生於海岸,耐海風並適應鹽鹼地,是濱海地區的綠化樹種,可種植為喬木或修剪控制為灌木,庭園應用多作為灌叢與綠籬。盆景界利用臭娘子萌芽力強的特性,不斷修剪枝葉,致使葉片變小且繁密,成為製作盆景的良材。花朵為重要蜜源,可吸引蜂、蝶與各種甲蟲取食,果實亦為鳥類重要食餌,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知識
台灣俗稱桑樹葉為娘子葉(娘仔葉),臭娘子因葉形似桑葉且搓揉後有腥臭味而得名。
(台灣景觀植物介紹)
|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