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96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白話佛法》再談善事和功德的區別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6-18 00:01: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
今天給大家談談“功德”。我們天天講功德,那麼功德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善事和功德是兩個概念?為什麼功德能把你的業障消除,而你做的善事卻不能把你的業障消除。為什麼做同樣一件事情有的是功德,而有的是善事呢?

見證到佛性即功德。用白話講,就是你做一件善事,如果是從內心發出的,而且是用本性具有的佛菩薩的佛性來做這件事情,就是功德。你能證悟到做這件事情的佛性,也就是說你在做善事的時候,你能證悟出來,你能感受到,這是菩薩做的事情,那就是佛性,你見證到了佛性,你也做了這件事情你得到了回報,你是不是見證了佛性?你在人間做一小時的佛,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功德,你在人間做半個小時的佛菩薩救度人,你所做出的事情全部是功德。比如你今天給大家說法時,你當時感覺自己像菩薩一樣在救度人,你從內心覺得他很可憐,我真的要救他,你與他講的所有的話,做的事就全部都有功德。然而如果因為他是你的親屬或朋友或你因帶有私心和自身利益,盡管你講得很努力,但全部都是善事,了無功德。


(二)
從本性來看,見證了你的佛性加上你的應用,也就是說你在人間做任何事情時,做佛菩薩的事情時都是功德。要記住:人轉世投人了,如果這個人具有佛菩薩的佛性,而且證悟了佛菩薩的佛性,然後又實踐了佛菩薩的佛性,就是功。

什麼是德?德就是平等,一個人有了平等心,他才能散發出大慈大悲的光。如果沒有平等的心,你怎麼能散發大慈大悲的光?觀世音菩薩如果沒有一種平等的心,怎麼會下來救度娑婆世界的芸芸眾生?觀世音菩薩就是因為有這個慈悲心,有這個德,而且是平等的德,才下來救度眾生。所以功德的“德”字很重要。這個平等,師父過去給你們講過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在你轉世之後,是平等的,並不是代表你前世做了多少功,多少德。這個平等是大家共同享有一個平等學佛的機會,大家共同享有都具有佛性的特定條件,從這個條件上我們開始平等地修,你投到這個人間了就有機會平等的修,轉世投人之後一切平等了,即眾生皆具有佛性。菩薩講的這個平等是建立在人人皆具有佛性這個平等上,並不是這個佛性在前世做了多少好事或壞事,今世投胎投得怎麼樣了,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不要以為今世出生的人全是平等的,你前世修多少,今世得多少回報。從這點出發哪有因為都是一樣的,就一定都是平等的?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見到本性叫功,平等了,有平等心你的德性就出來了。內心謙遜是功,就是一個人的內心要謙虛,要卑下,也就是說你從內心發出的東西一定要謙虛,謙虛就是功德。外行於禮,就是對外講究的是禮貌,講究的是禮儀,給人家看到非常有禮貌、有禮儀,那就是你的德性,實際上這就是菩薩在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內心要謙虛而對外要懂禮貌,你們修行之人的言行一定要注意,不要給人家看不起。

理解平等,平等是靠理解的,能理解這個平等建立在什麼基礎上,實際上你已證悟到佛性,即證明和悟出了這個道理,就是用一種你認為是修心修行的方法來悟出這個佛性。實際上求福報並不是功德,這一點一定要分清楚,求福的人得人天福報,許多人不會求功德,只會求福報。例如在觀音堂求菩薩保佑我的孩子啊、身體啊、財運啊等等,這都是求人天福報,但這不是功德。人天福報、業障和靈性是同時往前走的。比如:你身上有業障,也做了很多善事,你求人天福報希望有一個孩子,等你有了孩子出生後,這就是給你的福報。而你的業障卻絲毫沒有減少,你不能說我做了很多好事把我的業障也消除,那是不可能的。


(三)
真正的功德是悟出來之後,用佛性去做每一件事情才可稱為功德,一定要悟出來之後,也就是悟出這個道理之後。如果你沒有開悟,你說我用佛性去做每一件事情,這是空的。比如:師父今天幫一位老人家求菩薩給她延壽,如果我沒有開悟,我在幫老人家求菩薩時,因為她對我好,經常幫助我等等,這時我求的不是功德,因為在我心靈深處沒有以一種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心和精神來救她,只是我覺得她很可憐,年齡又這麼大了,我就替她求求吧,這只能稱為善事,不能稱為功德,而且求的效果也不大。這就是嘴巴說用佛性去幫老人家求菩薩延壽,但是我真正的本性中卻沒有用一種真正的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去做。你們知道師父是怎樣求的嗎?師父在求菩薩幫老人家延壽時,因為這位老人家現在在修心修佛,她年紀這麼大了,才剛剛開悟開始修心,請觀世音菩薩慈悲再給老人家的本性佛性多一點時間,讓她多活一點時間,可以讓她證悟更多的智慧,證悟佛性,證悟讓更多的人相信觀世音菩薩。如果這樣求,你的本性裡面真正的佛性就出來了。要把自己的一切雜念全部扔掉,不要沾有一點點的私心,要從內心深處啟發你的佛性,然後去做每一件事情,才能稱為功德。一個人要證悟,要具有佛性的德,還要具有佛性的功,加起來才具有佛菩薩的功德。

念念無滯,即你的念頭,你思想裡想的任何事情已經根本沒有一點阻礙了。也就是說 你的腦子完全可以控制你自己,你的思想當中沒有任何阻礙了。當你沒有阻礙時就常見本性了,當你的念頭沒有雜念的時候,你就能經常看見自己本性的東西,只看見自己的本性沒有用,還要加上佛性的應用。比如:一個人知道自己現在是在做菩薩的事情,但僅僅保護好我自己的形象,保護好我的語言,保護好我自己的思維是不夠的,因為你沒有去應用,沒有把菩薩這麼好的經文,這麼好的思維,這麼好的行為去教大家,你沒有把菩薩的思維應用到你的生活中,所以你就不是佛菩薩,你做出的這些事情就沒有功德。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26 23:5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