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5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經典
對經典的信仰是道教界保持統一的重要前提
道教與許多宗教一樣,都有自己的經典,對這些經典需要有充足的認知才能使道教界趨向一統,即所謂的道統。歷代道教徒對這些經典的理解可以不一,可以有爭論,但一般來說,都尊崇這些基本經典,保持對它們的信仰。對經典的信仰是道教界保持統一的重要前提。同時,歷代道教徒站在各自的時代座標點上,對自己的基本經典每每作出新的闡釋,從而替本身的教理教義作出說明或者發展。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面對現代社會環境,道教要有所發展,除了組織、經濟諸方面的條件之外,教義的新闡釋是關鍵之一,而其中又離不開對原有經典的理解、詮釋。離開了後者,所謂新的教義難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且根本不可能成為道教界的權威話語。
道教是古老的宗教。這裏說的古老,當然是從其歷史的悠久而言。因為古老,其表現的形式也就與現代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尤其是它的典籍,恐怕現在能直接讀懂的人很少。
當年輕人讀“道可道,非常道”時,不少人只能瞠目結舌,似乎面對著天外來鴻,不知所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道教在當代的傳播,更影響了其精粹的文化內容在當代社會中可能有的貢獻。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物換星移,時世變遷,後一代人不見得都能懂得前輩的說法和想法,是正常的現象。況且,“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使得大批用古代文言文寫的中國典籍受到冷落。經兩三代人之後,竟至於對構成此類古籍的文字工具,也全然變得陌生。這是一切中國古籍遭遇到的共同的命運。
而道教典籍在現代人中難遇知音,除了這些共同的原因之外,還有另外一些特殊的緣故。它本身含有艱深的哲理和特殊的宗教符號,在古代便稱難讀,遑論當今!而另一方面,就要說,是當代的道教徒,對自己的典籍缺乏研究,沒有能夠將它們放到現代語境中加以闡釋,很少將之運用於當代生活,這樣,就無法拉近它們與現代社會的距離,也很少將其中的精華部分化為當代人可以理解、可以把握、可以享用的因素。
也就是說,道教典籍在當代影響減弱的原因,一部分是由於缺乏一座貫通古代與現代的橋樑,或者說缺乏一座好的橋樑。道內和道外有志於弘揚或汲取道教文化資源為當代服務的學人,在對道經的現代詮釋上,做的工作尚嫌不夠。
(台灣道教總廟 玄義宮)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