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肛門脹脹的不一定是痔瘡 醫揭真相:靠「它」改善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7-26 01:02: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肛門脹脹的不一定是痔瘡 醫揭真相:靠「它」改善

醫師表示,有時覺得肛門脹脹的,其實不一定是痔瘡,血管若總是膨脹著,代表下身循環不佳,這時需要的是運動。


「醫師,我常覺得肛門脹脹的,幫我把痔瘡開掉!」對此,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表示,有時覺得肛門脹脹的,其實不一定是痔瘡,是因為肛門都是血管,血管總是膨脹著,代表下身循環不佳,這時需要的是運動,在運動促進血流循環的過程中,會間接訓練肌肉張力和血管彈性,就會減少腫脹、血栓阻塞的情形。她建議,1週至少3次,每次20至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跑步及游泳等,來增加下身循環與幫助腸胃蠕動。

鍾雲霓於臉書粉專「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發文指出,在排便時,除肛門括約肌作用外,骨盆腔肌群、腹部肌群及橫膈肌群,都會一起加入這個精巧複雜的運動之中,但隨著年紀增長、缺乏鍛鍊,我們的腹部、骨盆肌肉都將失去彈性和強度,再加上中年後腸道蠕動漸漸遲緩,都加重了便秘不順的情況。

鍾雲霓提到,痔瘡是肛門部血管和軟組織老化的現象,對於肛門血管最好的保養,就是運動。在運動促進血流循環的過程中,會間接訓練肌肉張力和血管彈性,血管有彈性、血液不停滯、局部膨脹壓力低,就比較不會有提早老化、脫垂、腫脹,甚至血栓阻塞的情形。此外,也可促進排便效能,排便習慣好,自然遠離痔瘡。

但在重訓硬舉、長程跑步或騎單車時,痔瘡特別容易掉出來卡住,那是不是該避開這些活動?鍾雲霓強調,事實上,這些運動對下身循環總體而言都是很好的,但當痔瘡太大、太老、太鬆、太熟了,稍一充血就像果實成熟、容易受重力影響就往下墜,這時要考慮的不是這些運動不好,而是該處理這些痔瘡,繼續好好運動。

運動能助下身循環、腸胃蠕動

那該做什麼運動?鍾雲霓分享,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成人每週應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其中,有沒有達到中等強度,是要看心跳速度的,根據衛福部的表定公式為:最大心跳(MHR)=220-年齡,以50歲人來說,是每分鐘170下。

鍾雲霓提到,若連數字都不想看的民眾,可用說話測試,運動10分鐘後,還能和人講話但沒辦法唱歌,就屬中等強度有氧。

另,鍾雲霓補充,還有另一個標準,1週至少3次,每次20至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快走、跳繩及舞蹈,來鍛鍊心肺功能、增加下身循環與幫助腸胃蠕動;同時加上幾項腹部肌肉強度訓練,例如:瑜珈、仰臥起坐及重量訓練。

最後,鍾雲霓提醒,有些病患會因膝蓋不好,就不運動,這時可以透過游泳來降低膝蓋負荷,達到運動效果。此外,她也提醒,運動跟做家事是不同的,不能混為一談。

來源:自由健康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0 05:0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