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946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消除欲望,複歸清淨,即見本來修道真心!
一
什麼是“道”?“道”是宇宙的本源與主宰者,它無所不包、無所不在,它是一切的開始與萬事萬物的生化者。“道”不僅僅是一種自然觀,更是一種宇宙觀。“道”是道家教義的核心,是以“清靜為宗、虛無為體、柔弱為用”的一種“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是天地之間所有事物的先天之本、原始之性。它雖無形、無相、無聲、無色,卻推動著世間萬物的持續不斷運行,可見大道是周而復始,永恆不滅的,它對萬物一視同仁,具有無私的胸懷,世間萬物的修養生息無不得依靠大道,是萬物生、長、毀滅的根源。
儒家說:人之初,性本善。太上曰:人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呱呱墜地時,雖然赤子一個,但由於嬰兒是稟自然之氣而成,所以已經有了大自然的稟賦,這就是生來就有了愛美悅善的善根。道家把這個叫做“道性”,《道門經法相承次序》載道士潘師正對唐高宗說:“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唐代道士孟安排《道教義樞》亦稱:“一切含識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
萬物皆具“道性”,而人為萬物之靈長,比萬物更具“道性”,“道性”貫通本源,清靜無為,一念不生。奈何人心應物,受塵境外緣擾亂身心,致使六根妄動,心逐於物,欲望叢生,甘受驅馳勞苦,流浪生死無休。那麼說回根本問題,即欲到底為何?
欲者,自然之賊也。人心應物,每多無端休戚,及至於心,則緣道而力淺。天下之事,迷人眼目,擾亂身心,色物充斥,故難免受役於物。
二
可見人本來雖先天具有道性,卻在後天的環境之中的諸種聲色影響下,使我們本來面目遭到蒙塵,令欲望產生,最後產生諸多煩惱,從修道的角度出發,這也是影響我們修行的最大一道關口。欲望本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控制。
清代著名道學大家劉一明真人曾作《修道五十關》來闡述我們修行面對的諸種問題,如色欲關、情愛關、榮貴關、財利關、傲氣關、嫉妒關、書魔關等等,究其本旨還是在闡述人的欲望,而全書描述的關口,加起來無非兩類。
“欲”,從穀從欠,一者“外欲”,一者“內欲”。
“外欲”者,身外之欲也。世間之人,莫不逐于名利、財富、權力、美貌、身價、地位等世俗種種,聲色犬馬,終日奔波,任心肆意,念念不停。心中不靜,以生煩惱,身心疲倦,甚或沉淪,地獄乃生。我們每個人的道性本是清靜無為的,若是過於沉迷身外物欲,則會擾了身心的清靜。
宋代理學大師朱熹講過一句話:“存天理,滅人欲”。正當的物質需求是人之於世生活的基礎,而一旦欲望氾濫,無底的欲望就會毀了人類自身。所以我們應該節儉一點,收斂一點,防範個人欲望的過度膨脹,追尋維護社會、道德和民風的和諧與美好。
在收斂的同時,我們還可以把自身精力往情志高雅的方向疏導,諸如養些花花草草、學習古風樂器、練習書法國畫等等。漫步在景色秀麗的大自然中,於長亭外,古道邊,觀雲卷雲舒,賞花開花落,自然之道盡在吾心,既可悟道,又可遣欲,豈非神仙之生活。
“內欲”者,身內之欲也。著於“內欲”者,自滿於心,貶觀他人,每每辯駁,沉浸其中。迷淪者,好似高明,殊不知後天之思愈動愈濁,離道遠矣。
我曾經有一次在浙江某道觀時,和廟中老道長便曾經談起關於內欲的問題,老道長說他以前認識一名年輕僧人,本家姓邢。只因這位僧人無法忍受清規戒律,偶然一次接觸到了道家的科儀道場覺得有趣,時間一長後於是轉入道家之中成為了一名道士。在其進入道家以後,經常學習佛道兩家經典,還有樂器科儀等方面,較為精進,也不求金銀財寶。
可隨著時間漸長,慢慢的自傲了起來,認為自己學貫三洞,加上道觀裡也沒什麼年輕人學習經典,慢慢自大了起來,於是爭強好鬥之心越來越重,開始失了清淨,自發覺得自己便是對的,其他人便是錯的,習慣了諷刺他人,極其不尊重他人,每當遇見學問比他高的人說不過,便強詞奪理開始說一些人身攻擊的語言,最後惹得人人厭惡,其人還不自知,以至於被趕出道觀,流落街頭。可見這就是內欲過強的後果。
三
我們需要反思悟道不是思辨問題,不是猜想邏輯,而是平靜之中自然而生的妙性,是體驗當下,覺知自我,放下諸般思緒,感受自然。著於內欲者,自當謙卑處下,審慎於心,從真切的苦行中體驗紅塵幻變,從身心的艱辛勞累中領悟大道真諦。
很多修行人士在面臨以上內欲和外欲的問題的時候,往往先後被其“折服”,故此祖師也說:故人迷于途時,疑團未解,智境未開,不能省覺,自蔽光明,思為不返。待到機緣逢處,皈依道經師三寶,自察其志,自省其心,方知往日之塵礙,悔吝始生。
至於解決欲的方法,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雲:“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人被世間外境所干擾使得念起,一念即起則生妄心,既起妄心便驚擾其神,心神不寧則六欲生,而六欲又引起諸般妄想,妄想未達徒生煩惱,憂苦身心。清淨六根,不著於物,不染於物,才能遣其欲望,澄心自靜而神不被擾,神清欲自滅,達到諸念不起的自然清淨狀態。清靜,可悟道;無欲,可行道,清淨是入道之本。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說:“清靜為天下正”。“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老子想爾注》釋曰:“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正”。
道以其清靜本性來化生養育萬物,從無想過自己應該得到什麼回報或想得到什麼,無欲以待萬物。而人類社會,若以“清靜”的思想來修身齊家,人們將會得到更好的休養和生息,致使家宅安寧,鄰里和諧,怡然快樂,社會也將會井然有序,太平安寧。
而作為學道修道之人,更應做到少思寡欲、樂靜好平、清淨無為,這樣才符合“道”的體性。若能保持清靜之心境對待周圍一切事物,就能體悟天地之道。一切生命,都是從靜態中生長、充沛生命功能;最終,也將回歸靜態,化合萬物,歸於自然。
人合於道,則德。道德學說教人祛虛還本,只有通過抱樸少思,祛除後天的妄念索求,忘卻執著知心。勿強求和妄求,保持平常心,清淨心,與道合真,與德合本做到知足常樂才能複歸清淨,尋回先天本性,才能體悟大道,心契虛皇。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