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2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家靜修的歷史發展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10-26 00:48: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家靜修的歷史發展


先秦道家與靜修

道家為先秦六家中最具影響的學派,學者稱其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風骨與精神。

老子作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主張虛靜無為,為後世無論儒家還是道家的清靜論提供了直接的思想來源,形成道家主陰尚柔、喜靜崇清的思想特點,後世養生的靜功一派,均是《老子》虛靜思想的展開。

《老子》還直接提出了原始的調息法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莊子繼承了老子的虛靜思想,認為:

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休則虛,虛則實,實則倫矣.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矣。無為則,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

莊子進一步還提出「心齋」、「坐忘」等靜修的具體方法。

「心齋」一說,在《周易》已有,孔子《易傳》有闡釋。「坐忘」則是莊子的創造,後來成了道教修煉的基本法門。這種與天地大化的境界,這種「忘」的情景,按莊子所說,就是「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莊子•大宗師》)

魏晉道教與靜修

魏晉道教創立以後,不管是道教發展的需要,還是信道者個人煉養的需要,繼承先秦「心齋」、「坐忘」的靜坐養生傳統,並進一步提出了「守一」、「胎息」等煉養方法。

《太平經》提出的「守一」之法,與後世的靜坐法本質上是一樣的,均為選擇一清幽之處,或坐或臥,總以心緒安定為要,避免外界干擾和內心雜念,暝目內視,以此達到精神寧靜、氣血平和的境界。

《太平經》說: 守道力學,反自然之氣。反自然之氣,心若嬰兒,即生矣……以是內氣養其性,然後能反嬰兒,復其命也。故當習內氣,以內養其形體。

這種「心若嬰兒」,或「能反嬰兒」守道力學的呼吸方式後世稱之為「胎息」,其實質就是把自然的呼吸之氣調整到某種最精細的狀態,「綿綿若存,若有若無」,而不致耗泄太過,節氣以養神,納氣以養性。但是,《太平經》並沒有明確說明具體的反息之法,即使如此,其內容己明顯涉及後世之胎息法。

葛洪是晉代著名的道教學者和醫藥養生學家。他所著《抱朴子》是道教養生名著。葛洪特別強調精神保養,對呼吸養生有獨到造詣,《抱朴子內篇》記載氣法頗多,有內煉專氣、內守九精、胎息胎食等各種煉養方法,並提出了布氣、行氣、引氣、領氣等多種以氣療病的手段。尤其對於閉氣、胎息的具體操作,論述十分詳細。

很顯然,魏晉以來的氣法修煉不僅成為道教內部普通修行的方法,而且日益精緻細密,胎息的進步,為正處於創立前的內丹功法提供了技術支撐。


唐宋道教與靜修

唐代崇道,道教獲得蓬勃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各種道教煉養術亦大行於世,除一時蔚為風氣的金丹服石之外,存思守一,服氣導引,更為精進。尤其靜修之法,在服石之風衰頹之後,成為內丹的基礎功夫或過渡階段,更為世所重視。

在敦煌出土的道經中,有一篇《呼吸靜功妙訣》,這是一篇頗值得研究的靜修資料。全文如下:

呼吸靜功妙訣

人生以氣為本,以息為元,以心為根,以腎為蒂。天地相去八萬四干里,人心腎相去八寸四分,此腎是內腎,臍下一寸三分是也。中有一脈,以通元息之浮沉。息總百脈,一呼則百脈皆開,一吸則百骸皆闔。天地化工流行,亦不出呼吸二字。人呼吸常在於心腎之間,則血氣自順,元氣自固,七情不熾,百病不治自消矣。每子午卯酉時,於靜室中,厚褥鋪於榻上,盤腳打坐。嗅目視臍,以綿塞耳,心絕念慮,以意隨呼吸一往一來,上下於心腎之間,勿急勿徐,任其自然。坐一炷香後,覺得口鼻之氣不粗,漸漸和柔。又一炷香後,覺得口鼻之氣,似無出入,然後緩緩伸腳開目,去耳塞,下榻行數步。又僵臥榻上,少睡片時起來,吸淡粥半碗。不可作勞惱怒,以損靜功。每日能專心依法行之,兩月之後,自見功效。

在這種道教煉養文化的洗鍊之下,眾多道教養生大家橫空出世,如孫思邈、司馬承禎、杜光庭、譚峭,皆一時之高道。其中,尤以司馬承禎於靜修造詣最深。

司馬承禎著有《元氣論》、《服氣精義論>、《天隱子養生書》、《坐忘論》等多種養生著作。其元氣論是歷史上論述元氣最為宏深的專著。

《元氣論》不僅介紹了許多具體的修持方法,更多的是著眼於理論建樹,從元氣的化生、作用、機理,到元氣的保養修煉,均進行了理論上的闡釋,使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調息之外,在靜坐方面,司馬承禎的《坐忘論》更是史上第一本全面論述坐忘修煉的專著。所論「信敬、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事,前四者為坐忘之前提,泰定是坐忘的標準,真觀和得道是坐忘的效果。

對於司馬承禎坐忘修道的法門,譚峭《譚子化書》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解釋。他說:

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遭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是以古聖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

譚峭這裡說到的「三忘」境界,實際上就是坐忘所要達到的修持效果,即莊子所言「離形去知,同於大道」的目標。

宋代以後,內丹盛行,靜修成了內丹修煉的入手處。不管是主張「以命取性」的張伯端南宗,還是主張先性後命的全真道北宗,均把凝神息慮、靜心冥坐作為內丹的起始工夫。即靜修僅是內丹修煉的第一步,但又是每次修煉的規定動作。儘管內丹修煉非常繁雜,費時費工,但靜修又是不可省卻的每天功課。因而仍然受到丹道家的重視。《重陽立教十五論》,「打坐」為其第七論。並指出:

凡打坐者,非言形體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須要十二時辰住行坐臥一切動靜之間,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能如此者,雖身處於塵世,名已列於仙位。

明清道教與靜修

宋元以來,儒、道、釋「三教合一」的思潮頗有影響。到了明代,隨著道教內丹的盛行和儒家性理之學主流地位的確立,在理論上儒、道、釋各家之間進一步函攝融合。尤其是道教內丹學與儒家心性論的關涉更為緊密,吸收轉化,互為影響。任繼愈先生在其主編的《中國道教史》及《道藏提要》兩書的序言中都說到:世人論道教內丹之學,多認為它由外丹發展而來,這種說法不為無據,但還不能算全面地說明了問題。內丹說,實際上是心性之學在道教理論上的表現,它適應時代思潮而生,不能簡單地認為內丹說的興起是由於外丹毒性強烈,服用者多暴死,才轉向內丹的。「內丹說」在道教、「佛性說」在佛教、「心性說」在儒教,這三教的說法有差異,三教探討的問題的實質沒有兩樣,都屬於心性論。

也就是說,明代以來,儒、道、釋三家都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到「心性」上來,至少在理論上,三家有共通的可以交流討論的話題。李道純《中和集》對道教內丹學汲取儒、佛心性修養理論的營養情況就有過較精闢的論述:

夫最上一乘,無上至真之妙道也。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靜為丹基,無為為丹母,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窒慾懲忿為水火交,性情合一為金木並,洗心滌濾為沐浴,存誠定意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性為凝結,三元混一為聖胎,性命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此最上一乘之道,至士可以行之。功滿德隆,直超圓頓,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李道純明確指出,不管是道家的「清淨」、「無為」或「丹基」、「丹母」還是儒家的「太極」、「太虛」、「洗心滌慮」,甚或佛家的「戒、定、慧」,「明心見性「,通過修煉,皆可「三元混一為聖胎」,「與道合真」,「直超圓頓」。

不光在理論上圓融共攝,就是在修持實踐上,也往往三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甚至在靜坐功夫中,也可以看到三家共通的痕跡。如《性命圭旨》中的「行立坐臥四禪圖」,幾乎就是三家合修的典型。尤其是坐禪圖說:

坐不必趺跏,當如常坐。夫坐雖與常人同,而能持孔門心法,則與常人異矣,所謂孔門心法者,只要存心在「真去處」是也。

此外,明代蔣庭編撰的《靜坐秘籍》,雖立足於道教丹鼎,但引述諸如《楞嚴經》、《觀無量壽經》、《楞嚴推勘入門》等佛教經籍,為我所用,達到純熟自然的地步。可見很多道教丹家在實際修持中,往往三教兼取,重在實用。這也是明代道家靜修的一大特點。


(靈靈小道童)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8 07:3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