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4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修行要去欲,你真的能分辨什麼是欲嗎?
一提到修行,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關鍵字,即“去欲”。顧名思義,修行要去除我們人心上的種種欲望,以去甚、去奢、去泰的方式,實現一念不生的合道境界。
《太上升玄消災護命妙經》有云:“離種種邊,名曰妙道。”這裡的“邊”其實就是引起我們欲望的現實,或者說是我們的欲望最終落在現實世界中的表現。如我對名利有欲望,那麼落在現實中的表現就是金錢、職位等,此視為邊。我們修行要達到的圓滿境界,就是要不著一邊,不生一念。
有人不禁要問,那合道的真人就真的沒有任何念頭和想法的嗎?我想要吃飯、我想要喝水,這些人之常情的念頭是不是欲望呢?難道這些也要去除掉嗎?
這樣一系列的問題,其實都源於對“欲”這個詞的誤讀,即究竟什麼才是欲望,什麼才是我們的修行要去除的欲望。
在慣常的認知中,我們總認為欲望就是人心對外在事物的渴望。其實,這個定義是不確切的。
首先,我們要區分需求和欲求的概念。人之為人,天冷加衣、肚餓吃飯,這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如果我的生活條件比較一般,那麼我穿棉麻的衣服就可以遮體保暖;如果生活條件比較好,或許會苛求一些布料的材質,這是為了追求得體和舒適度。需注意,此時正是生理需求和欲求最容易混淆的分界點。
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如果是在自己經濟能力範圍內,不偷不搶、合理合法,並且不屬於過度的物質追求,那麼就是在合理範疇內的需求。相反,超過了這樣幾條紅線,那就是欲求。
而究竟什麼是欲,以及需求和欲求之間的標準界定,其實是基於每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而有所差異的,我們既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要求所有人,又不能完全罔顧任何一種標準而只遵從自我的認知。所以說,很多人都會感慨:修道好難。
修道之難,難的正是如何去分辨我要和我不該要這樣一個界限是什麼,也即是有關於“度”的問題。
道教宣導清靜無為,但要明白一點,無為不是不作為,可真正怎樣才是有作為的無為呢?
答案是“不妄為”,以符合道的方式去作為,儘量減少自己的主觀認為,減少我以為、我覺得、我想要這樣的主觀情緒,以符合社會道德、人間道統、自然道理的方式去合理地作為。
在這個問題基礎上延伸,我們講的去欲,根底上也並不是要絕欲,而是合理地去認知欲求。所謂合理,這裡需要注意兩點:
第一,修行講的去欲,有一個基本前提,是我們要建立一個正確的、值得奮進和精進的方向。
這是立欲的過程,建立一個正向的欲。在此推進下,才能夠產生足夠的動力,去破除我們因為有能夠產生大患的身而出現的各種物欲。修行是要立大志的,此為以成道之欲破凡俗之欲。
由此,便可明白我們常說的欲,這本身是一個客觀描述,不帶有褒貶的情感。把欲念偏向仙或偏向凡,根源在於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在於自己。
第二,修行要不要講去欲?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也許很多人會對這一終極的理想產生誤會,錯把成仙合道的欲也給去掉了。再問,這個欲要去嗎?答案自然還是肯定的。但此時仍然要涉及到“度”的問題,或者曰次第、階梯。
要去掉修仙的欲的基本前提,是你已經有所大成了,甚至已經成為祖師口中的“大宗師”了。此時,還需要再覺破一層“我”,從而實現無我乃至無無的境界。待到最後,合于大道者往往是自認與眾生無異,是從眾生的本性中悟出了道,又在合道的角度上同塵于人間眾生。
這其實就像是大師寫的娃娃體、兒童畫,絕對不等於真正的兒童畫。修行要實現的大道複歸於嬰兒的境界,要實現的無欲無求的境界,也絕對不等同於不知道欲望是什麼的嬰兒。
我們的修行,需要經歷一個從無到有、從有覺無的過程。雖然最後求的是“無”,卻永遠都不能跳過中間“有”的階段。我身雖能生大患,然而以當下的我們來說,此身尚無法去,那就要客觀地認知到此身的限制,從而才能有針對性地去超越這份限制。
道教的所有義理都是建立在客觀唯真的基礎上的。如果否定了我們客觀的欲,那又如何去修行真正的道呢?想明白了這個答案,修行路上或可有大精進。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