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6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東書院
類別:古蹟 級別:國定古蹟 種類:書院
現況地址:彰化縣和美鎮和西里和卿路101號
指定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1)清咸豐7年(1857年)地方士紳倡議興建書院,雅稱「文祠」,見證彰化縣和美地區文教發展演進史。
(2)前埕右側有一座字紙亭,又稱「聖蹟亭」、「敬字亭」、「惜字亭」,彰顯古人敬惜字紙、尊重文化的風氣。
(3)「新建正總理即用訓導諱鵬程阮老師長生祿位」等七方牌位,是見證書院創立的重要文物。
(4)清光緒15年(1889年)進士莊俊元題書「梯航絕學」匾額、日治大正14年(1925年)鹿港書法名家王席聘所書「道東書院」門匾,二者彰顯王道東來、儒學擴展的意涵,乃重要文物。
2、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1)道東書院為三開間二進二廂房的傳統閩南建築,紅磚與同安系木作是一大特色。
(2)講堂仍保留鹿津畫派匠師柯煥章之作品,甚具特色。
3、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清領時期書院常奉祀文昌帝君、魁星、朱衣神君或五文昌,道東書院卻單獨奉祀朱熹神位,彰顯朱子學在閩臺的崇高地位。正如正廳簷廊石柱對聯的讚頌:「六經註腳秦漢以來獨步,千聖傳心孔孟而後一人」。
4、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從建築類型的角度看,道東書院具備清領時期書院完整建築格局的主要元素,如頭門、廳門(三川門)、講堂、拜亭(廊)、廂房、惜字亭、照壁、庭院等,在建築史上有其典範價值。
簡介:
清咸豐7年(1857)地方士紳倡議興建書院,士紳阮鵬程擔任總理,陳嘉章、王祖培、鄭凌雲、黃興東等秀才奔走募款,地主黃利祥、黃鐘烈、黃英協捐獻土地,督造興建,歷時一年餘的興建,道東書院已略具規模。
道東書院取其「王道東來」之意,書院祭祀朱子,地方俗稱「文祠」。同治年間,商紳林日豐號、林金盛號、等商舖,相繼捐租,做為書院的經費。清同治10年(1871)由阮傳芳、黃鐘麟等秀才擔任重修董事,聘請匠師彩繪廟堂,增建牆垣,同年底竣工。
清光緒12年(1886)士紳謝孝專於書院內教授課程,因門徒謝以章夜間在書院內讀書,不慎引發火災,正殿受損,遂由地方士紳募款重建,同年6月興工,翌年完成修復。
明治38年(1905)日人實施土地登記法,將書院財產登記為祭祀公業,由阮夢熊為管理人。日後,由於道東書院棟宇失修,建築物日漸傾頹。大正9年(1920)和美區長許在泮倡議重修,並獲地方人士的捐資,書院重修完成後,組推舉街長許在泮為管理人,五名理事與一名幹事,道東書院的管理秩序井然,樣貌煥然一新。
大正14年(1925)道東書院舉行春祭,並創辦漢文研究會,聘請鹿港許逸漁至書院講學,方便地方子弟修業讀書。昭和5年(1930)聘請黃文鎔於書院內主持「漢文研究會」,並修撰沿革誌,目前沿革誌木碑位於正殿左右兩側。昭和11年(1936)黃文鎔、許幼漁、施一鳴、朱啟南等人於道東書院創「開善社」詩社,為和美的重要詩社。
二戰後,道東書院遭人佔用,致使一度荒廢,民國71年由和美鎮公所發包重修,民國74年8月19日經指定為第二級古蹟,修復工程至民國74年全部完工。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道東書院局部受損,遂由政府執行災後重建,於民國94年2月修復完成。
(彰化縣文化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