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4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醫籲:痲瘋病應去汙名化! 台年僅十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1-18 07:05: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初期漢生病患者會有不痛不癢脫色斑疹或環形紅斑,中期則會有區域性至全身斑塊或丘疹合併有神經損傷,晚期則出現不可逆的後遺症,如顏面神經痲痹、兔眼、塌鼻、爪形手、馬蹄足及慢性潰瘍,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

漢生病(痲瘋病)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 麻風分枝桿菌自有歷史以來就與人類共生共存,由於細菌基因有缺陷,只能在細胞內生長繁殖,尤其喜歡寄生在神經髓鞘細胞許旺氏細胞(Schwann cell)及巨噬細胞(Macrophages),善於閃避免疫系統,全世界90%的人類對其有自然免疫力,只有少數人會進入感染狀態。

「漢生病」大多可以免疫力對抗 台灣年僅十例
樂生療養院漢生防治科主任葉倩妤解釋,發病者部分可依靠自身免疫力對抗成功,部分患者則持續有症狀,依時程及個人免疫狀態會發展成各型別典型症狀。初期漢生病患者會有不痛不癢脫色斑疹或環形紅斑,中期則會有區域性至全身斑塊或丘疹合併有神經損傷,晚期則出現不可逆的後遺症,如顏面神經痲痹、兔眼、塌鼻、爪形手、馬蹄足及慢性潰瘍,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

而全世界每年仍有12萬餘人確診,所幸目前已有抗生素治療,臺灣目前已非盛行國家,每年新發生病例約為10例左右。

重要「癩反應」 發現漢生病的契機
歷經新冠肺炎,大家應該已經體會到個人免疫力對疾病的反應差異很大,漢生病也因個人免疫力的多變而造成不同的發展,其中癩反應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是發現漢生病的契機,也是損傷神經的重要關鍵,若未即時治療,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早期治療不留後遺症 消除恐懼及歧視
葉倩妤表示,目前漢生病已有標準的多重藥物治療,早期治療不留後遺症,每年1 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是世界防治漢生病日(World Leprosy Day),讓我們一起重新檢視漢生病,消除人們對於漢生病的恐懼及歧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3 16:2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