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0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曠野
反省依撒意亞先知預告主耶穌的到來(谷1),我們要修平我們的內心去迎接主基督:「有一個呼聲喊說: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在荒原中為我們的天主修平一條大路」(依40:3)
一、曠野之歌
「米黎盎的曠野之歌」是廿多年前我翻譯婦女神學家Yami Yoo 「梨花妹妹(民長紀12章)」的詩作,該詩講的是梅瑟姊姊米黎盎,她投訴梅瑟被罰,生了痲瘋,要在營外被隔離的心情:
日落時獨坐曠野,凝望水平的落日,一生勞碌的經營,現且平靜回望,細想生命與自由。為何生命這般瘋狂的美麗?為何生命這般要命的空虛?
我們小時,沒有食物是多麼難受,但饑餓豈能與喪失家國相比?
昔日民族的某種痛苦,成了今天這裏的兒童和他日我們的後裔不可量度的哀傷。
甘冒違抗法魯王要殺絕我族男孩的命令,母親把你藏起來達三月之久,
梅瑟,母親為了救你而離棄你,為了救你於水深火熱而投你入水中。
你是我多麼親愛的小兄弟,你在我背上吐奶,我背著你長大,就像背著我自己的孩子。那些青蔥的歲月多麼黑暗,耳畔聽的是要殺死自己孩子母親的呼喊和救國者的私語。
在解放民族鬥爭中我的青春消逝,我婚嫁的是我的國家,在強國的統治下苟延殘喘,經歷所有的鬥爭,直到那天我們終於嬴得自由,我舞蹈直至紅海分開,我引吭高歌,歌聲傳遍曠野。
在新嬴得的自由下生活,是否比昔日的壓制為勝?在我們未入流奶流蜜的應許地前,爭奪食物、瓜分權力,已比營造一個美好的國家來得更加重要。
很快已聽不到進諫者的聲音,但我仍要告訴你,作領袖的要以身守法,願和人合作,但可怖的痳瘋已在等待我。
朋友為營救我的性命奔走,但我沒有求恕,也沒有求饒一命。因為在爭取自由的鬥爭中,我的生命早已賠上。雖然我會全身像梨花慘白般死去,但我失去的會是甚麼?我省掉的只是一個乾淨的軀體。
我要成為你的菊花姊姊,在秋日溫暖的陽光下,開個奼紫嫣紅,我只想作你懷念的姊姊,披一身白色的孤獨,我要的不是虛榮之歌。
曠野崎嶇不平,但卻因而格外美麗,曠野地勢低陷,但卻可以一望無際。我將在這裏長眠,看著我們的後裔。
每逢梨花綻開在秋季,人們便會記起我,我不曾為權力,卻為自由捐軀。
我在曠野,披一身白紗起舞,像梨花,片片紛落。
二、曠野靈修對我的意義
曠野為以民是經歷考驗,辨識身分和天主建立關係,然後進入福地的門限;為主耶穌,曠野是聖神裝備祂戰勝誘惑,開展救贖使命序幕及延續一生的地方。
對現代基督徒來說,曠野就是我們的內心,當我們回歸內心深處,我們就可以認識上主、認識自己、磨平不平坦的地方,例如開放自己,不要執著,那麼我們就可以接觸到在我們內心寓居的天主,就可以和人共融,和天主共融。曠野靈修的果實可以讓我們看到人生的整合;悲,喜,生,死,聖,俗,都不是相對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學習天主的包容:「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因為他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瑪 5:45)。
話雖如此說,在自己內心的曠野,可以看到夕陽晚照,平靜和諧絕非易事。曠野之為曠野是因為它一無所有,而曠野靈修就是要審視自己的內心,看自己所依附的是什麼?所有曠野靈修大師都會說,人除了依附天主以外就不應該有其它的依附,但愈來愈覺得,我所依附的是「情」,那其實就是學習不會回報的愛。
生命裡有錯過了的,有匱乏的情,我需要為它們找個情感的出口;我需要終其一生去學習沒有回報的愛。在模仿現實的音影世界,我終於可以接觸到我欣賞的人,那些一心一意,無論環境順逆,心意絕不變改,永遠以理解去包容體諒,默默守候,春去秋來,遙遙相望,遙遙祝福所愛的人!為什麼會被這些人物情牽若此?與其說我欣賞他們,倒不如說我欣賞這些高尚的情操,我希望自己也可以不求回報的守候,希望自己的生命也可以藉此自我圓熟,自我完成。常常想,依附心中的情和依附天主會相互矛盾嗎?心中有個聲音說,如果你不學習去愛自己和去愛人,縱使被拒絕,被離棄;你又如何去愛天主?但我又知道,人間的情都會過去,但它們在人心的曠野會留下沉澱,那就是天主的慈悲。
年青時嚮往的曠野之歌是米黎盎在曠野的孤獨起舞,為自由,為不平而歌,人生的種種令我選擇了好像是曠野的地方而非坦平大道,但心中總有怨懟;廿年後回望,我的曠野之歌是有情之歌,在那裡,我以憐惜和眼淚看著我自己和所有卑微的人,而我們的安慰是在曠野,因為在那裡我們更接近天主的慈悲和撫慰。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