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9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法籙、授籙、受籙與授符籙,幾者有何區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3-23 01:09: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法籙、授籙、受籙與授符籙,幾者有何區別?

一、法籙

在道門內部,籙,常稱為法籙。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在《開壇法語》中便有“吾家法籙”之說。

為什麼稱為法籙?那是因為當時對於各派的法術,統稱為法,或大法,而將之與術數區分開來。稱法籙,應當與之相應。

法籙之稱,凸顯了籙與整個法的關係。這一稱呼,也應當來歷甚早。


按所謂法,在南北朝時期,常指各學派宗教的根本理則,在宗教中,則指整個修行的根本途徑。齊梁時的陶弘景《答朝士問仙佛兩教體相書》稱“夫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綜合儒釋道而言之,便是以法指全部教義;而他的師祖劉宋時代的陸修靜,則更多在宗教解脫途徑上使用“法”字。

陸修靜稱:“夫道者至理之目,德者,順理而行,經者由通之路也。道猶道路也,德謂善德也,經猶徑度也,行猶行步也,法猶法式也。夫人學道要當儀法尋經,行善成德,以至於道也。”


如此,則法為全部學道過程的起始、根基。法給學道以至於得道奠定一個規矩、範式,遵循這一範式,才有可能入於正途,沿之得道。因此,籙與法相連,便順理成章了。它是道教的超越現實達於仙界的途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正如《正一修真略儀》所說的那樣:“籙者,錄也。修真之士既神室明正,然攝天地靈祇,制魔伏鬼,隨其功業,列品仙階,出有入無,長生度世,與道玄合。故能濟度死厄,救拔生靈,巍巍功德,莫不由修奉三洞真經,金書寶籙為之津要也。”籙稱為“法籙”的觀念依據蓋本於此。所以東漢末至三國時期出現的二十四階《正一盟威籙》,又有一個改編本,稱為《太上正一盟威法籙》。


法,在使用中又有秘術、秘法等義。指以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去支配、改變外物,有時稱變化之術,有時稱某某大法,如“雷法”、“玉堂大法”之類,相當於今天說的“法術”。本來,此類法術在早期與一般稱的術常混用,如“秘術”便是指的某種奇特的法術。只是秘術在社會上有大量流行,占驗、命相、堪輿、遁甲之類皆在其中,或概稱為“術數”、“數術”,也曾一度稱為“藝術”,《晉書》的《藝術傳》便合一切術數和醫道之類的名人而傳之。道門中也素有既精於自身的“仙術”,也精於一般術數的。

曆南北朝,唐,以至於宋,道門中強調自己的各種行道方法為大法、正法,以區別於一般流行的術數。道門中出現的種種召神役鬼、呼風喚雨、消災祈祥的方術,一律以某某大法稱之。而在道教法術系統中,符籙常居於中心地位,與整個法術的施行有直接關係。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是行法的依據。因此更加強調其為“法籙”,前引張繼先開壇法語中的“吾家法籙”,便是強調了其種種神秘的功能。


二、授籙、受籙與授符籙

授籙的提法,極早就出現。幾乎是正一盟威籙制定時,即同時產生。授籙,是指其授受的過程。因為其授受是一項極其重要的事,也是極其神聖的事,故必有整套的儀式以保證之。所以,授籙,也便意味著舉辦隆重莊嚴的儀式。此儀,便稱授籙儀。

嚴格地說,與其有關的儀式有寫、授、閱、佩四類。

寫,便是繪製法籙;授,指傳授予某一個人;閱,即檢閱籙上的神將吏兵,以熟悉其名號、形象,召役的方法,並給予祭祀犒勞;佩,即佩戴、奉事,實際上可佩於身,也可供奉於某處,臨終時則常火化,系得受符籙後個人的保存方式。

此四儀,相互關聯,難以分割。我們說授籙,實也無法不涉及其他之儀,其他三儀也可以將之看成授籙的準備、修奉。中心仍是授籙。授籙舉行的儀式,可以是個人單獨舉行,也可集體舉行,但授之的物件則只能是個人。授籙時的章表、狀、牒都必須登錄其個人的姓名、籍貫、出生年份、由什麼星斗主照等個人的資訊。


授籙,也常寫成受籙。道書述及道籙時,常稱受符籙。第一個記載為皇帝授符籙的《魏書•釋老志》稱:

“太武親備法駕,而受符籙焉。自是道業大行,每帝即位,必受符籙,以為故事。”

授,與受,實一事的兩面,授是從給予的一方說,受是從接受的一方說。道書說到法籙,常稱仙界的也必須有此制度:“太上十方至真眾聖,皆互稟師資,結盟受授。"天上是否如此,不必認真,而我們所關心的是在凡間所遵行的授受儀式。授是授予者的行為。授予並非尋常能做,必須有資格授予法籙的主體。只有某一宗壇,或某一高品階的道士,才有此資格。從教團組織對於籙生的資格說,是授籙,從每一籙生對於教團說,是受籙。


至於授符籙,根本義也同於授。因為符與本來有緊密關係,從制度上說,它們常一起授受。符是兩者的合稱,已經成為一個複合詞。如前面所說的那樣,二者既有相同一面,但也有相異一面。所謂授符籙,只是兩者授受的另一種說法,所以不必深文周納,只在與授籙概念的同一內涵上使用此詞。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8 07:1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