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4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40-49歲大腸癌發生率翻倍! 專家列必知「危險因子&常見症狀」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4-3 06:05: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統計發現,40-49歲族群的大腸癌發生率在過去20年中幾乎翻倍。

小王是46歲中年男性,因右上腹疼痛不適感持續約一個月至北市聯醫消化內科就診,無其他排便狀況改變或出血症狀,無家族病史。經大腸鏡檢查診斷為升結腸大腸癌,開刀後確定分期為第三期,需接受化學治療並持續追蹤。

升結腸大腸癌 中年患病增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廖敏凱表示,臺灣地區50歲以上族群的大腸癌發生率,得利於國健署糞便潛血篩檢及積極召回陽性者接受大腸鏡檢查政策,近年已有逐漸減少的趨勢。但相對來說,侵襲年輕族群的大腸癌越來越常見,統計發現,40-49歲族群的發生率在過去20年中幾乎翻倍。

而40-49歲的青年族群正是社會之中流砥柱,罹癌往往代表整個社會和家庭的巨大損失,因此希望此族群能夠注意多身體與排便狀況,有症狀盡速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會有更好的療效與預後。

避開高風險因子 預警常見症狀 
廖敏凱醫師說明,大腸癌的明確原因仍待研究,一般認為除遺傳體質如家族病史之外,飲食與生活方式為可能肇因,較高風險因子包括:缺乏攝取高纖食物、運動量不足、常吃油炸、燒烤或加工肉品、抽菸等,有以上習慣的族群更需注意篩檢,防微杜漸。

廖敏凱醫師指出,大腸癌常見症狀有:出血、排便頻率變化、大便變細、腹部疼痛或硬塊、體重減輕等。但有明顯症狀時,常常代表疾病已發展到較後期,這些病患往往需要接受較進階的治療,如開刀合併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等等,併發症較多預後也比較差。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1 16: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