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守護神──閒話城隍尊
在道教文化中,城隍的信仰由來已久。「城隍」兩個字最早出現在《周易》泰卦上六:“城複於隍”。隍在古代解釋為:無水稱隍,有水稱溝。城隍在很早的時候其實就是護城溝渠的意思,具有守衛守護城市的功能,然後在萬物有靈的觀念下,逐漸演化為神靈。
城隍廟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是專門祭祀城隍的地方。城隍爺大多數都是歷史上的聖賢所化,他們與我們同宗同源,就跟家族中的長輩一般。城隍爺和他手下的神官日日夜夜監察著普通人的生活,每時每刻守護著每一個人。
《太上老君說城隍感應消災集福妙經》便有關於道教城隍信仰的介紹。開頭偈云:稽首皈依城隍尊,威靈烜赫鎮乾坤。護國安邦扶社稷,降施甘澤救生民。統轄大兵巡世界,賞善罰惡日同明。正直公忠判生死,禍淫福善闡威靈。虔心欽奉消災障,家道平康國土清。真經開演我今誦,願賜恩光普降臨。
城隍爺的治世之道代表了道教神靈治世的普遍邏輯,根據善惡來判定生死禍福,具有很強的民主、法治與公正性。開頭偈提醒信眾虔心欽奉城隍就可以消除災障。小到個人、家庭,大到國家、民族,城隍都可以進行護佑。
在道教中,城隍具有管理亡魂的作用。在超度的法事科儀中,必須先給城隍發《城隍牒》文書,才能進行超度法事。同時城隍對於陽間,則具有賞善罰惡,驅逐邪祟,興國安邦的功能。
都城隍真誥
社稷古公,天下正神,銓福國顯忠之行,稟賞善罰惡之仁。都邑之主,諸郡侍從,所隸十三布政,案判一十八司。廟社萬年,恩扶億劫,設作福作威之柄,造注生注死之權。運神力以護郢川,禦陰兵而驅夷寇,至靈至聖,乃正乃公。護國保甯佑聖王威靈公感應尊神。
(中華道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