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4-3-31
- 最後登錄
- 2025-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58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8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媒體來源:台灣大紀元
原文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tw/n438377/
更新:2024年04月23日
一名姚姓竹科工程師於2018年起自行開發「Max搶票機器人」。(刑事局提供)
【記者袁世鋼/綜合報導】刑事警察局偵查第九大隊過去數個月來偵辦4起黃牛搶票案,溯源發現黃牛多使用名為「Max搶票機器人」的程式搶票,包含張學友、Coldplay、IU等熱門演唱會,只要5秒就能買到一張門票;並循線查獲撰寫該程式的姚姓竹科工程師,他雖坦承犯行,但供稱是為了追求公平。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自2023年6月2日上路後,刑事局偵九隊為遏止黃牛加價轉售與不正搶票亂象,在過去數個月來偵辦多起黃牛案,溯源後發現多數黃牛皆使用知名搶票程式「Max搶票機器人」大量購票;並循線查出該程式是由一名姚姓竹科工程師於2018年起自行開發,且不斷更新,可針對國內各大售票系統(拓元、KKTIX、寬宏、年代、ibon、Fami等)搶票。
專案小組調查,姚男在工作之餘還經營臉書粉絲專頁、部落格,分享「Max搶票機器人」教學影片與文章,無償教導社會大眾使用他所開發的程式搶票,並公開釋出該程式及原始碼供民眾下載;此外,他還盜用他人身分證字號註冊售票系統會員,並在臉書粉專貼文教唆民眾多開幾個帳號刷票,吸引不少黃牛與民眾使用,造成不正搶票亂象。
刑事局蒐證完備後,於16日前往姚男位於新竹市住處搜索,查扣筆記型電腦2部、手機1支、銀行存摺1本、電腦搶票程式與原始碼1組等贓證物,並將他逮捕到案;警詢後依違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中「以虛偽資料或其他不正方式購票」、《刑法》偽造文書等罪移送檢方偵辦。
不過,姚男在被查獲後透過臉書粉專聲明,現行售票系統無法阻擋機器人搶票,也沒辦法透過輸入驗證碼辨識購票者是否為真人,因此「使用驗證碼」的機制只是讓一般民眾更難公平的購票;他開發搶票機器人的初衷是,想讓一般民眾站在與黃牛類似的起跑線上,以魔法抗衡魔法,當機器人數量多到影響大眾購票權利時,才可能迫使售票業者改善。
姚男也強調,他確實誤解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的定義,經過此次檢警的告知,他已明白購買台灣的藝文活動門票,只要使用非原生瀏覽器的所有軟體都違法,他向所有社會大眾致歉,將承擔所有法律責任,並呼籲大家記取教訓,勿以身試法。◇
===================================================================
感想:其實使用程式購票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行為了,但這位工程師的邏輯卻認為要用這種程式去對抗黃牛,可能只會更情況更糟,因為不懂得使用程式的民眾依然只能手動購票,他的說法並不能達成真正的公平。就好像運動賽事會規定選手不可以使用某幾種禁藥,這位工程師的邏輯就像是教更多人使用禁藥,用禁藥去對抗其他人的禁藥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