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什麼是冠巾
全真道士初入道觀,稱為“道童”。道童先須在廟內出力苦行,培養功行,又稱“行行"(讀xinghteg)。 冠巾拜師之後,方可成為正式道士。
“冠巾”是全真道出家道人正式成為道人的儀式。 這種儀式只在子孫廟舉行。很多子孫廟都遵循著一條規矩:新出家者在廟行三年苦行,沒有過失,才給“冠巾” 正式有自己的度師。沒有“冠巾”沒有正式度師。“行行" 期對廟中老道士們皆以“師父”稱之。也有進廟幾天就有師父的。這主要看小廟子孫多寡。會不會因收徒引起 “家務”爭端而訂立廟規。
冠巾又稱“小受戒”。行冠巾禮,有數師,高功為冠巾師。度師即恩師,是親師父。 梳發挽智者稱:撥髮師。引導行禮的稱:引進師或引禮師。
《冠巾科儀序》雲:昔長春祖師,成道之後,遍歷天下,闡揚道範,演禮開壇……又恐出家無考,紊亂玄規更增罪孽,故留省冠科儀。
彈初皈玄門之人即能知禮知警,知奧知戒。嗣後有功有過,天曹有案,照年照月稽察對號。……凡出家者,度師必親為誦經禮懺。如自悟大乘,本訪科事,不妨延友代誦經禮仔。先令罪過消除,方可穿戴太上巾袍。次奏疏文,上達三宮大帝,謀移太乙靈官部下,即當擁護。
(中華道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