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2-4-22
- 最後登錄
- 2024-11-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5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327
- 相冊
- 2
- 日誌
- 19
狀態︰
離線
|
本文最後由 红花 於 2024-5-1 02:01 編輯
(一)
娑婆世界的主人實際上就是報身佛。如果你們能夠在這個世間做主人,你就是一個佛菩薩,你就能控製這個世間所有的精神和物質。
師父給你們講過,師父是境轉而心不轉,師父是讓境界隨着我的心轉,而不是我的心隨着境來轉。師父喜歡給你們用白話講解佛法,比如, 一件事情人家不肯去做,你要用佛菩薩的智慧讓境轉而心不轉。如果你讓這個人今天很恨你,也可以讓這個人今天很愛你,這就是心境的轉變。愛和恨本來就是一個冤結的東西,有愛就會有恨,有恨一定會有愛。每個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麵,任何事物都會變化的,你今天有本事讓他罵你,我相信你有本事讓他説你好話,這要看你的智慧了。
什麼樣的人不會失敗?懂得環境的變化,這個人就永遠不會失敗。什麼樣的人會成功?知道所有外圍的世界(事情)的變化,他會順應潮流,他就永遠不會失敗。人要學會適應環境,適應潮流,人家變,我變,人家不變化,我也要變化。學佛也是這樣的,今天學到這個新的法門,你覺得好不好?好!你就好好地學,其他的法門也好,有了其他的法門作底子,學這個新的法門會更快。其他法門基礎的東西,學一點也是好的,師父不是不讓你們學,是怕你們學歪了,找不到方向,因爲你們沒有那麼高的境界和理解力,並且很難碰到明師指點,所以你們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
師父接下來給大家講,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是化身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印度做太子時,幾乎沒有報身,非常幹淨,非常好。釋迦牟尼佛從天上下來,就是來弘揚這個宗教的,這個宗教就是佛教。在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前,釋迦牟尼佛祖也頭痛了三天,也就是要把人世間的一切都還掉。
在人間最好的方法是狂做功德,自己的功德做得越大,在天上的果位就越高。你在人間拼命唸“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裡就會有一朵蓮花,你唸得越好,這朵蓮花就開得越茂盛,長得就越大。等你走了,到了天上的時候,在八功德水裡洗一洗,然後就坐在蓮花上,因爲你上去的不是肉身,是靈魂,靈魂是很輕的,而且需要很幹淨。在人間修,天上就有蓮花,有果位。人間做噁事,天上一定會給予懲罰。師父給你們從天上講到地下,其實師父不大願意給你們講地下的事情,因爲講多了你們會做噁夢。
(三)
釋迦牟尼佛當時是化身佛,他有兩種形態在世間:第一種形態是示現不同衆生的形體而存在,就是説佛菩薩有時現的形體是不同的衆生。比如,你當醫生了,在醫院裡弘法的時候不是穿着白大褂嗎?這時你就示現的是一位醫生在弘法。如果穿上西裝打上領帶,作爲一個商人,這時你的週圍都是商人,你度化他們時,你就示現商人來弘法,來度化衆生,這是有形有體的,是用不同的肉身來弘法,來救度衆生。釋迦牟尼佛當年做太子時,他就悟出了這個道理,出家做和尚,他知道這個世界太苦了,到了後來他又成爲佛菩薩的形象,到處講經説法,這就是用的肉身。
第二個形態是無形無神,無影無形。無影無形是一種光能的形式存在。光能是當你們看到觀世音菩薩,實際上看到的是光,你們看到師父頭上有光嗎?這就是光能,世界上任何一個物質都可以把它分解開,如一根頭髮可以把它分解,水可以分解,人也可以分解,什麼東西都可以把它分解。當一個人死掉後,因爲人 70-80%是水,到後來就剩骨頭了,肉體都是水,就化掉了,無形無影。無影無形之後,實際上進入靈體世界,境界高的人就是菩薩。我們看見的菩薩下來了,就是無影無形,看見了有,一會兒又沒有了。
第一種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世音菩薩化作一個出家人來到這個世界;大勢至菩薩化作一個在家的衆生修行,都是菩薩。有的菩薩化作一個出家人,有的菩薩化作一個在家衆。如果你們哪個人是菩薩的化身,那你現在就是在家衆的化身,在家衆就是在家裡修行的人,不是出家的人。
第二種是有修証功夫的,乘願再來的。修証就是説這個人已經得到証悟了,有這個功夫,他乘願再來,他已經是菩薩了。“我要到人間去救人,我要到人間去救度多少多少人,一定要讓這塊土地上的人都開悟,把這塊土地變成佛淨土和樂土。”這就是乘願再來菩薩的願力。乘願再來的菩薩,你們可以見到,可以感覺到他身體髮暖,乘願來的人,身體是髮暖的,而有的人髮光,就是身上有光亮,如果這個人大家稱爲是菩薩的話,他一定會髮光,身上要熱。師父帶你們拜菩薩的時候,你們的身體就會髮熱。師父在開法會的時候,你們可以看到師父頭上的光,有一位聽衆就拍到師父頭上的光環。
(四)
師父給大家講幾句心裡的話:
當你有辦法的時候,別人就拿你沒辦法了。當你能夠主宰自己心靈的時候,人家就拿你沒有辦法了。你想讓人家拿你沒辦法,你最好是自己有辦法。
知足心常存,就是我們知足的心要常存在世間裡,心裡要常常感覺很知足。不良的好勝心要常滅,知足心常有,好勝心常滅,安閒自在。你不去好勝,不去爭鬥,你就非常安閒自在。
臨生有何喜?臨死有何懼?活着的時候是稀裡糊塗生出來的,死的時候也不要去髮愁害怕,重要的是要知道今後往哪裡去。自己的修爲是指導你往哪裡去的最好目標。
若悟空性法,無生亦無死。若悟空,就是你已經開悟了,明白整個人生都是空的。有這麼一個心法,心裡明白,如果你知道人生怎麼辦的話,無生亦無死,你會沒有生與死的概唸,無生無死就是空,這就是菩薩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