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4-3-15
- 最後登錄
- 2024-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0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18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中信) 亞光(3019) memo_240508
1.1Q24營收YoY+12%,營業毛利YoY+3%,主要是產品組合變化的影響,營業利益YoY+18%,主要來自營收增加,稅前淨利2.4億元,YoY+66%,主要是業外認列1.34億元收入(利息收入1.1億元及NRE與其他收入約0.35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1.1億元,YoY+446%,EPS 0.4元。
2.毛利率變化主要是產品組合的影響,雷射測距儀及LDS以往營收占比約8~10%,1Q24降到3.5%,另外因光學元件有些新機種處於導入初期,造成毛利率較1Q23下降,預期之後會回到正常水平。各產品毛利率不揭露,全年毛利率有機會維持過去水平。
3.1Q24產品組合:瞄準器產品5%、雷射測距儀及LDS 3.5%、數碼相機10%、CIS 20%、光學元件49%、其他光電零組件13%。
4.去年美國市場瞄準器的庫存已下降,2Q24客戶開始拉貨,CIS客戶也開始拉貨,成長最大的是數位相機,因為日本很多大廠都退出,去年數位相機出貨86萬台,今年預估可以超過100萬台,車載鏡頭去年每個月出50萬個左右,今年到10月份為止每個月已接單超過100萬個,車用放在光學元件中,車用去年比重約4.5%,今年有機會達到9~10%。包括數位相機、車載鏡頭(今年出貨量放大且良率提升,毛利率會比較好)、測距、瞄準器、CIS客戶2Q24都開始積極拉貨。
5.手機潛望式鏡頭用的稜鏡目前在做樣品,今年後續成長可以期待。另外4~10倍光學變焦產品客戶非常期待,手機鏡頭重要發展趨勢是多片稜鏡黏合直立式望遠鏡,以及光學連續變焦鏡頭,是公司重要發展方向。多片稜鏡黏合直立式望遠鏡及光學連續變焦,都需要玻璃才能提高性能,只靠塑膠不夠。
6.Metalens目前在手機鏡頭中用來取代塑膠鏡片及DOE,雷射經過Metalens就可以進行人臉辨識,另外AR使用Metalens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今年可以給客戶認證就不錯,實際貢獻會在明年。
7.數位相機數量大,毛利率一向都不錯,從4倍~50倍都有提供,由於日系廠商退出,目前美國市場上40~50倍的數位相機很多是由亞光提供。
8.菲律賓廠擴產計畫?美國及日本客戶希望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生產,亞光以往在菲律賓就有工廠,增線需要2年多時間,暫時用舊廠改裝,無塵室要求比較嚴格,目前已經完成無塵室,3Q24開始投入。由於要優先生產車載鏡頭,充電樁的順序先往後挪。菲律賓新廠建築物預計2025年底才會完工。
9.模造玻璃在車載鏡頭用2~3片,目前產能不足,部分是外購,模造玻璃車載一個月約需4百萬片,日本單眼相機一個月約需4百萬片,一個月約需600~800萬片。研發人員數量持續擴充,模具開發人員持續培養中。
10.目前潛望式尤其是稜鏡,2H23開始就有很多客戶使用潛望式稜鏡,一個月出貨數量約1~200萬。手機鏡頭主要是出稜鏡,比例只有1~2%。目前手機客戶有中系及日系,美系客戶正在開發。
11.手機產品毛利率最高的是稜鏡,車用鏡頭做的是附加價值比較高的產品,量大需要有好的良率才會有好的毛利率。
12.跟LGIT合作車載鏡頭及手機高階鏡頭,正在積極製作樣品中,LGIT在歐洲跟韓國有很多客戶,目前正在送樣中,目前無法透露目標客戶。
13.潛望式目前有業績的是稜鏡,光學變焦鏡頭是利用3片稜鏡黏合,做4次反射拉長焦距,亞光跟其他競爭者的利基在於,iPhone是f/2.8、12M畫素,亞光可以做到f/2.2、64M畫素,
14.LGIT目前現增案已經全部完成,1Q24已經注入現金1.15億元,在現金流量表中的融資活動可以看到非控制權利活動,股票也已經完成變更登記。
15.1Q24稅率18~19%,全年稅率約20%,看投資抵減及研發抵減的狀況。今年費用率約13%,有很多新產品要研發,今年資本支出約6億元,後續看業績變化可能增加。
16.機器人鏡頭設計開發中,雷射之外會用鏡頭,是公司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無人機鏡頭幾年前就開始做,市面上最大無人機廠商就是用亞光的鏡頭,目前沒有切入台灣無人機國家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