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2-11
- 最後登錄
- 2024-1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2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30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跨足電動車製造的中國手機大廠小米日前推出首款電動車,引發市場關注。但小米董事長雷軍直言,看完北京車展後挺絕望的,中國不需要那麼多同質性的車,「這哪是在做產品,完全是靠矇」。
綜合澎湃新聞報導及網路訊息,日前登場的2024北京車展已結束,但「雷軍效應遠沒有結束」。雷軍對中國汽車產業的評價,也引起中國網友不同意見。多數網友認為,雷軍說法不無道理,直接點出中國汽車產業的問題;但也有網友說,小米車子已試出「中看不中用」,雷軍自己是否也在矇人。
雷軍日前出席「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時,曾對小米為什麼只生產一款電動車表示,中國每家車廠都做一系列車款,但「好車有幾輛就行了,幹嘛需要那麼多同質化的車呢?」
雷軍直指看完(北京)車展後「挺絕望的」,中國車圈(車界)的「捲」(惡性競爭之意)是在「同質化捲」,「這哪是在做產品,完全是靠矇」。
傳統汽車業者看到雷軍頗直白的言論後都沉默了,但小米粉絲則很興奮。雷軍言行雖然搭配企業利益,但上述觀點也不無道理。
報導指隨著科技進步及製車週期縮短,中國汽車業門檻也在降低,許多新公司輕鬆入門。但綜觀中國新車產品,無非以沙發、冰箱、彩電等舒適性規格、語音控制為基礎的智慧座艙,以及名不符實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爭奪市場。
隨著產業鏈日趨成熟,中國新興車廠製車就和吃自助餐一樣「都往盤子裡挑菜,組成一盤大雜燴」,車子大同小異。長期看削弱車企核心競爭力,甚至導致市場飽和及消費者審美疲勞。進入飽和階段後,市場就會充斥大量「價廉物不美」的產品。
雷軍上述言論有更深層警示作用。同質化內捲意味中國汽車業內耗,但真正成功的車企應走向國際,去海外市場與海外品牌競爭。縱觀福斯(Volkswagen)、豐田(Toyota)等頂級車企,本國銷售量都只佔全球銷量小部分。
報導最後,雖然歐洲和美國都透過各種手段遏制中國汽車進口,但中國汽車「若想真正強大,還需堅持『出海戰略』鎚鍊羽翼」。
https://technews.tw/2024/05/08/chinas-auto-industry-is-bli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