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客氣未必是愛
有一位病人,患了末期癌症,心中充滿忿怒,對醫護人員不禮貌、不合作,也不願多談自己的心事。醫護人員可以作出不同的回應。例如,可以義正詞嚴地跟她說清楚:「妳不理睬我,我就幫不到妳。我需要妳合作。妳不合作,我也不想浪費時間,我服務其他病人了。」既然妳不睬我,我便不睬妳,似乎很合理。當然,醫護也可以客氣一點地說:「妳不願談,我會尊重妳的決定。我服務其他病人吧!」
不過,無論客氣不客氣,結果都是一樣,就是不願和病人交談。當感到不被尊重,我們很自然地會築起圍牆以自保。教宗方濟各在《眾位弟兄》通諭提醒我們,只顧自己的利益絕不是重拾希望和更新的方法。反之,是與人接近,建立相遇的文化。
團隊中的臨床心理學家曾經建議這樣回應病人:「妳不願談,我坐在妳身邊,陪妳一會好嗎?妳喜歡談話的時候,告訴我好嗎?談什麼話題都可以。」當醫護在床邊坐了一會,氣氛便開始緩和,病者也感到醫護的親切,大家便開始交談了。病者宣洩了對天主的憤怒、對失去母親角色的哀傷、對不能盡妻子責任的內疚及對不能與丈夫同偕白首的傷感。
教宗勉勵我們,要熱情地與人接觸,尋求聯繫點,搭建橋樑。所以,我們應先探討病者的問題,尋求多一點了解。我們需要忍耐沉默,才能感受和擁抱病者的痛苦。我們必須尊重病者的觀點,並承認當中有合理的地方。即使我們不同意她所說所做的,起碼要掌握這些觀點對她的重要性。聆聽病者之後,醫護的回應,必須是安慰和鼓勵的說話,而不是悲傷、憤怒或輕蔑的話語。醫護也不要說客套話,而要坦誠開放地分享自己的看法,讓病者參考。這樣,才能和病者一起奮鬥,減輕她的重擔,讓她的痛苦更容易忍受。
受到了鼓勵,病者終於接受了醫護的意見,漸漸變得積極,情緒亦有很大的改善。她學會使用輪椅、助行器。結果,病者能夠自己步行,出院回家了。
這個案讓我反省了教會的生活。很多時在堂區內,大家都是客客氣氣的。想深一層,這未必是愛。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