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5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白話佛法》運用智慧德能,調節調柔寂靜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5-17 04:00: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文最後由 红花 於 2024-5-17 05:07 編輯

(一)
如果不珍惜生命,就是在浪費生命。很簡單,如果你不珍惜功德,就是浪費功德。等你需要功德的時候,就沒有功德了,就像很多人家裡沒有錢,就是因爲平時沒有積累。

今天繼續給大家講神通力,現在的人,不是你簡單地給他講一件在生活中所髮生的真實的、神奇的事情,他就會立刻接受這件事實的存在,因爲現在世上假的東西太多了,謊言已經是鋪天蓋地了,所以必須要用神通力來勸導衆生學佛唸經。一個有神通力的人,會在自身身上顯現出百種身相,就是當一個人乘願再來有神通力的時候,他可以顯現出很多的法身。

當然神通力也分爲很多種,比如,有些人是陰陽眼,通鬼神,通地府和人間兩道。師父是有法身的,是菩薩的神通力,可以通天、地、人,也可以知道三世因果。這種神通力有百種身相,就是身體和相貌的不一樣,就像師父經常到人家的夢裡去救度時,師父有時穿的是道袍,有時穿的是西裝,有時穿的是和尚的法衣等等,這就是百種身相。在每一個化身的週圍有一百種身相,就是每一位法身出去,就有近百位弟子莊嚴地圍繞着護法,但是這些弟子不一定都是你們,因爲任何的護法,任何和師父有緣分的人,或任何從天上下來護法的人,全部都有這個功能來護法,而是自顯的菩薩摩訶薩。這一法身出去之後,在救度衆生的時候,有近百位的弟子(這個弟子包括今生和過去生中的所有的各位弟子),和師父有緣分的全部聚集在師父的身邊在護法,而且這些不是他們自己要去護法,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是菩薩的願力自顯的,諸菩薩摩訶薩。實際上在師父的法身出去救人時,那近百位弟子就全部變成了菩薩,比如,師父在開法會講法的時候,你們所有的弟子在門口,在師父邊上,全部都是菩薩在護法。


(二)
如果想修成菩薩身,得到法身或神通力(即法力),要記住幾個基本的要點:

1.菩薩不見人過,菩薩永遠看不見人家的過失和過錯。首先,拿這一點來衡量一下自己,你們誰能不看見人家的缺點和過錯?菩薩是永遠不見人家的缺點和過錯。而師父在幫你們開悟時是不一樣的,因爲師父是爲了救度你們,必須指出你們所有的缺點和過錯,讓你們知道和明白道理,然後好好地修正和改過。學菩薩是不能看到人非的,不見人過,但見己過,就是説用菩薩的要求來要求自己,永遠看不到人家的過失,而永遠看到的是自己的過失,都是自己的錯。在人間不要論人家的對與錯,自己做錯了就是做錯了,永遠是我錯,人家都是對的,因爲這個世間都是空的,都是假的,是無常的,沒有什麼對和錯,隻有因和果。我沒有對的,隻有錯的,這樣才接近菩薩的境界。

2.隻管耕耘,不計收獲,這才是菩薩的境界。菩薩是隻管耕耘,隻管做功德,從來不考慮,今天種了這個善因,以後能得到什麼果報?你隻要好好地唸經,拼命地做功德,哪有不報的道理呢?因爲因果定律是永遠不變的,你今天做了好事,種了善因,將來一定會有好的果報。今天付出馬上就要回報的人,這種人就是小人。哪有自己還沒有付出就想得到的道理。就像有些人問我:“盧颱長我跟着你修行唸經了,我會不會好?”就衝着這句話,別修了,因爲連最基本的信唸都沒有,怎麼樣修得好心呢?

3.無心,學菩薩其中的一個基本點是無心,無心就是菩薩永遠沒有心。無心就是説你不瞋恨,沒有煩惱,無障礙,因爲你連心都沒有了,就像人常説的:這個人沒心,沒肺。你連心都沒有了,想想看你是多麼地快樂,但是,菩薩並不是真的無心,而是以衆生之心爲心,衆生的心就是菩薩的心,大家明白了嗎?衆生之苦,就是師父之苦,師父現在是唸唸想着如何救度衆生於苦海之中。菩薩就是以衆生之心爲己心,永遠是想着人家,他自己是沒有心的,所以菩薩是無礙,是沒有障礙的,這個心永遠是沒有障礙的。


(三)
我們學習菩薩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一步一步地了解菩薩跟我們人的差距在哪裡?爲什麼我們是人,而境界提高了之後就是菩薩了?我們爲什麼達不到菩薩的境界?所以我們要了解每一地菩薩的境界,這樣才能照着每個境界去修爲,去學習,去攀登。

首先要正修境界,學菩薩的境界,要清淨心地。在沒有學菩薩之前,先要把自己的心地清淨,就是先要幹淨自己的心地,心要安靜,然後開髮智慧,心靜才能開髮智慧。現代這個社會是光子時代,過去是原子時代,菩薩是用光照耀我們,給我們靈感,菩薩的意唸全部都是用光速來傳遞的。大家都知道,隻有光才能照到我們心到亮,隻有光才能讓你明白,隻有光才能讓你明心見性,就像太陽出來的時候,我們的心中是多麼的快樂,黑暗來臨的時候,我們的心是沉染於黑暗的。爲什麼我們要把燈開得那麼亮,就是因爲要讓我們看見這個世界永遠是明亮的。菩薩在追求光明境界的時候,會運用各種妙法和法門,來普度衆生。

菩薩要達到光明的境界,要有妙法和法門,末法時期要有法力才能救度衆生,要開髮圓滿的智慧,要運用各種法門和方法來普度衆生,來開髮衆生圓滿的智慧。


(四)
接下去給大家講修心修行要用各種方法和智能,修心和修行必須用各種方法,就是你今天修心了,你明天修行了,最好的方法和智能是用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來調節,調柔,來寂靜,把自己一顆妄動之心用智慧和能力來調節,調柔,來寂靜。

這個心真的很討厭,看見一點不舒服的東西就妄動,妄動就是隨便亂動,妄動之心就是不論看見什麼東西心都會亂動,比如,看見地上人家丟了一百塊錢,心一動,我該不該撿?這就是妄動。不該看的東西爲什麼要看呢?不該想的爲什麼要想呢?不該你做的爲什麼要做呢?人的煩惱就是這樣來的,聽聽這個,看看那個。如果人家在背後説你不好,你沒有聽到,你很開心,如果聽到了,煩惱就生出來了。人家在背後講,就説明是不該你聽到的。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不該你聽的,爲什麼要聽呢?你本來很開心的,你耳朵聽到不該聽的話之後,煩惱就生出來了。


(五)
大家應該好好想一想,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怎樣學佛學法?應該怎樣來調節柔順自己的這顆心?這顆心不要妄動了,這個心要守得住才能修好心,你的心守不住,妄動了,怎麼辦?就是要調柔調順,還有寂靜,就是要把自己的心安靜下來,什麼事情都不當一回事。師父告訴你們在這個社會當中,要保持秒秒安詳,如果每一秒都能很安詳,你就能保持這個寂靜的心。每一秒都能安詳的人,這個人就是一個非常非常有修爲的人,他的意唸是非常的高尚,他的觀唸也是非常的高尚,因爲他把什麼都看穿了,心很平靜,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能讓他心胸盪漾。隻有當心安靜下來了,才能克服自己身上的毛病,貪瞋痴。要把自己妄動之心克服住,要去除非願的理想,不能達到的願望就是非願的理想。

慈悲心就是柔和心,有了慈悲心的人,心才能柔和。當一個人講話很柔軟的時候,這個人一定會有慈悲心。慈悲心要柔和,然後慢慢地昇華,就是把慈悲心昇華,要越來越寬大。心胸寬大,就能原諒人家,就是把你狹隘的心懷來擴大,整天就知道想着自己的人就是狹隘的人。修心者就是修心地,心地要善良,心地要柔軟,謙遜,謙卑,就是把自己放得低一點;要隨順,就是隨遇而安,不論什麼事情隻要來了我都隨着走;要不濁,就是你的心不要被污濁,被染著;要純善,善良不夠,還要純善,就是説要非常的幹淨,要純潔的善良,而不是表麵上的善良;  要潤澤,要圓潤,要能夠包容人家,我們人體有80%是水分組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水分要潤澤;然後要寂靜,剛剛給你們講了心要安靜下來,然後不要去妄動;心胸要寬闊,要廣大,要堅固,心不能不堅固(心搖擺不定);要明盛,就是要明白,要盛大,要寬廣,意思就是在明白之後,才寬廣,而不是説你的心胸很大,明盛就是當你明白之後,你感應出來的寬廣,盛大,那才是有意義的;還有就是要清淨,要平等,要無相。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5 04:4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