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9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彰化縣人文古蹟-鹿港丁家古厝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鹿港丁家古厝

類別:古蹟  級別:縣(市)定古蹟  種類:宅第

現況地址: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130、132、134號

指定理由:鹿港丁家古厝是目前台灣僅存清朝三間店面內套四合院之案例,其創建期格局研判為清道光、咸豐年間所建的二間店面,後於光緒年間增建一間店面,並改建原有兩間店面的中後段成為內套四合院的建築,其後並於日治時期五福街(不見天街)拓寬時,局部改建前方店面,形成三個不同歷史階段的精美建築,文化價值頗高。


簡介

「新協源」丁家大宅(今中山路130、132、134號)原屬王氏所有,丁氏於光緒19年(西元1893年)因家族成員增多,舊宅不敷使用而向原屋主王後錦、王後隨所購買,購買之前,此宅似乎已具備現今所見之樣貌。當時(西元1886年)丁醴澄進士已過世,但其直系後裔,即丁協源六房,則依分配遷入新購店屋中。鹿港五福街上的店厝於道光10年(西元1830年)前已形成,據信此宅之始建時間則更早於道光10年(西元1830年)。

光緒21年(西元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後,丁氏舉家內徙福建泉州府晉江縣陳埭鄉故居,隨後舊協源毀於戰火,新購之新協源亦遭日軍占用。明治29年(西元1896年)丁寶華由晉江返回鹿港,於原地上重建舊協源,此後丁協源族人亦陸續返回鹿港。光緒28年(西元1902年)丁寶光逝世於晉江陳埭故居,進士夫人徐牙、寶光妻蔡秀瓊攜幼子返,整頓家園祖業,是丁協源最後返臺者。此為丁家購入之後首次的整修工作。

日治時期,日人將市街的衛生、安全等新式觀念引進臺灣,逐步放全臺實施市街改造。鹿港街於昭和9年(西元1934年)施行「市區改正」將五福街上原不見天之軒棚全數拆除,此外,將街旁兩側建築物各往內拆除約4.5公尺(約一個院落大小)。丁家新協源之「瓦店」第一落部分悉數遭到拆除,因而另建二樓起之洗石子裝修之仿洋式立面。此時期之建築開始出現西方近代建築之部分式樣,大面積之開窗、簡單之線腳框格及出挑陽臺等特徵。取代了明治、大正時期以造形繁復之山牆與歐洲古典建築語彙取勝之建築趨向,充分反應出當時之建築思潮與建築技術,此為丁家購入此宅後之第二次整修。

後落之住宅部分,在日本時代之後僅有零星之修繕事項,以及因應家族成員日益增多而進行的隔間調整,整體架棟並未做大規模之整修,民國68年(西元1979年)丁家曾標購一批電焊以進行照廳及正廳屋架之楹仔補強,但未抽換舊料,時至今日,於這些架棟上仍可見昔日用以補強之電焊;此外,為改善屋面漏水,丁家也對正廳及照廳屋面進行修繕工作,更換了部分毀損的屋瓦。

丁家大宅「丁協源」之建築體,自從清末丁家購入之後,並未有過大規模的修、改建,依然保持著原有之風貌。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九二一地震前,木構件因嚴重腐朽,導致震後,古厝屋頂及二樓部分倒塌。民國92年(西元2003年)展開修復工程於民國95年(西元2006年)修復竣工。

(彰化縣文化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8 19:3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