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拜神「有求」,是否一定「有應」?
道教非常重視「感應」,而且很相信「有求必應」的效驗,如《北斗經》云:「隨心禱祝,善無不應。」這種「感應」既是神明無量度人的宏願,也被認為是信徒和神明建立關係的重要基礎。不過,我們要知道,「感」是一種「因」,「應」是一種「果」。如果不作任何感召的思想和行動,我們是不會得到甚麼回應的。
《太上感應篇》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神明所給予的禍福,實際上都是我們自己招來的。道教相信神人可以互相感應,每個人善惡的念頭,神明皆會清楚知道,亦會因而相應給人以禍福,故經云:「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因此,若我們要「有求必應」,必須以善心善行為基礎,這樣才可感通神明,而神明亦會因應我們的精誠而賜與力量。
正如黃大仙的「有求必應」,又何嘗不是先要求信眾「普濟勸善」!若所求非分,則有求亦不會有應。另外,「感應」亦要看各人的根性,有些人有宿世善緣,加上現在虔誠所感,自然會有感應。也有人因為欲念所礙,或不信「道」,或信而不行,行而不誠,故有「感」亦未必有「應」。《太上感應篇》曰:「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也就是說,我們若能努力修行,總會有「應」的一天。
(蓬瀛仙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