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濾杯裡的液體變透明正常嗎?
昨日前街在網路上衝浪的時候,看到了標題這樣的一條疑問,不禁感到很有意思。原文的意思前街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我們在沖煮的過程中,濾杯裡的液體本該是處於一個被泡沫覆蓋,透明度較低的一個狀態,如下圖:
可是,有時候我們沖煮卻衝出了,沒有任何物質遮擋,液體可視度極高的透明狀態,如下圖:
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有些「富有經驗」的朋友可能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沒錯,就是這次沖煮,它可能堵住啦!這種狀況的發生說明在長時間的萃取下,浮於表面的細粉和泡沫已經下沉或靠邊消散,並且沒有得到新的補充,這才形成了濾杯裡的液體可視度極高的狀況。
這種狀況的出現,便意味著這杯咖啡的萃取受到了影響,最後較大機率是不太好喝的。因此,如果大家出現了這樣的現象,那麼前街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調整。
一、研磨
堵塞的重災區一直多於淺烘豆的沖煮,淺烘豆的萃取效率較低,為了獲得足夠的萃取,大家通常都會將研磨調細,但這就會讓細粉數量得到一定幅度的增長。無論是什麼磨豆機,磨出來的咖啡顆粒都會含有一定的細粉,機子精細度越差,細粉越多。過多的細粉就會有更大的幾率在沖煮時將濾紙的孔洞堵塞,最終讓咖啡因為萃取時間過長而過萃。
因此,我們可以適當地對研磨進行調粗,然後透過增加熱水的溫度來提高萃取效率!例如前街沖煮淺烘豆時使用的水溫是92°C~90°C,研磨粗細為Ek43的10刻度,20號篩網的75%過篩率,這個參數的容錯率較高。在確保萃取率的同時,堵塞現象的發生較少;或者,我們也可以在不動研磨的情況下,透過篩粉器篩除造成堵塞的細粉~
二、沖煮手法
因為淺烘豆的纖維比較完整,所以密度相較於深烘豆較大。這就會導致在沖煮時,吸飽了水分的它們更容易沉底。此時如果我們沖煮時注入的水流穿透力較小,無法將它們給“掀起來”,那麼它們就會一直堆積於底部,造成堵塞。
因此,前街建議在沖煮淺烘咖啡的時候,加大注入的水流,讓穿透力提升,堆積於底部的咖啡粉才得以翻滾,減少堵塞狀況的產生。
三、濾杯
不同的濾杯設計會讓咖啡液的滲透速度改變,例如同是錐形濾杯的V60和Kono。當我們使用同樣的參數,同樣的沖煮方式去萃取咖啡的時候,這兩者的萃取完成時間是截然不同的。像小孔洞,沒有導流骨的Kono就會慢很多。
因此,沖煮容易堵塞的淺烘豆時,如果使用的是流速較慢的濾杯,那我們就需要對沖煮時使用的參數,方式進行更改(調粗研磨),進而減少堵塞的幾率。
而除了以上這些因為堵塞而造成的影響外,還有一個因素會讓濾杯裡的液體透明度得到提升,那就是豆子的新鮮度!
豆子的新鮮度:當咖啡豆存放的時間較長(超過兩個月),阻礙萃取的二氧化碳都快消散完的時候,沖煮出來泡沫就會減少,液體可視度會更高一些。並且,咖啡豆也會變得更容易萃出可溶性物質。如果我們依舊沿用常規的沖煮方式來對它進行萃取,那麼將會非常容易萃取出影響咖啡風味的負面物質。
因此,在沖煮沒有那麼新鮮的咖啡豆時,我們可以適當減緩萃取時的效率,加快萃取速度、降低水溫、調粗研磨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前街咖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