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鹿港興安宮
類別:古蹟 級別:縣(市)定古蹟 種類:寺廟
現況地址:彰化縣鹿港鎮長興里興化巷64號
指定理由:
1.為長條型的廟宇建築:傳統街屋式廟宇屬於一種小型寺廟,隱身於民宅之間,廟的格局為兩殿式建築,面寬只得單開間,第一進為三川殿、第二進為拜殿及正殿,全廟使人感覺狹長而深遠,是鹿港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2.蘊藏百年古物,文化至寶:清初木雕之軟身聖像,「開臺興安宮全貌」彩繪古圖為廟內現存最為珍貴之古文物。另外,正殿神房內懸咸豐2年(西元1852年)「奠安山海」匾,門楣上的光緒13年(西元1887年)「慈航普渡」匾,以及記載當年廟產之「奉憲勒碑」皆彌足珍貴。
簡介:
興安宮俗稱「興化媽祖宮」,是鹿港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康熙23年(西元1684年)由福建省興化府人移民臺灣時,攜帶媽祖香火來臺,於鹿港草仔市一帶興建廟宇。廟名「興安宮」,取其「興化平安」、「興化安寧」之意。
興安宮為鹿港的人群廟之一,「人群廟」係指大陸原鄉某一人群移民到臺灣時,所共同興建的廟宇,此人群廟同時兼具「同鄉會館」的功能。興安宮是興化人的祭祀廟宇,因此香火並不興盛,廟貌一直保存原有的格局。
興安宮主祀由福建分身來臺的興化媽,由於經過械鬥、民變等狀況,興化人漸移居他處,興安宮的管理因而疏忽遺落,尤其日治時期更是荒廢,也曾廟產為人所侵佔。在民國初年重新登記廟產時,將「興安宮」登記為「興化宮」,因此目前亦有人稱「興化宮」。乾隆47年(西元1782年)到道光24年(西元1844年)之間,彰化平原上,有四次大型的泉漳和泉粵分類械鬥,其結果導致泉、漳、粵人分地自處。又泉州人多勢眾,在彰化平原上佔盡優勢,造成興化人無法聚居一地,或移往外地,導致興化的式微,更影響興安宮的香火。
興安宮自創建以來,曾經過多次修建。嘉慶3年(西元1789年)因地震倒塌,由當時的仕紳周文川發動興化籍人士募捐重建。道光28年(西元1848年)11月8日彰化發生地震,致使興安宮受到震損,咸豐2年(西元1852年)由興化藉人士徐鍚麟、周文銓、蘇代生、蕭日新等九位董事再倡議重修,此次的重修奠定今日所見之格局,咸豐9年(西元1859年),重修殿宇、光緒4年(西元1878年)、光緒13年(西元1887年)、光緒18年(西元1892年)、光緒20年(西元1894年)再次重修等。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2年(西元1993年)由政府提撥經費修復,至民國85年(西元1996年)完工,並舉行安座大典。三百多年歷史的興安宮,廟貌與格局仍保存古風貌。民國86年(西元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暨<<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修訂後指定為縣定古蹟,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因牆面漏水、油漆剝落,進行局部重修。
(彰化縣文化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