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攔路和詛咒
舊約聖經戶籍紀22至24章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位名叫巴郎的術士被摩阿布王重酬聘請去詛咒以色列,因為日益強大的以色列對摩阿布構成威脅。但上主卻叫術士巴郎不可詛咒,反之只可以祝福。上主的使者三次以驢駒形象出現,攔著巴郎的路。摩阿布王多次領巴郎到不同的高丘,讓他從不同的角度,看到全部的以色列民,好去詛咒他們。但巴郎聽了上主的話,沒有詛咒卻反而祝福了以色列民,摩阿布王大怒,大罵巴郎一頓,一個子也不給地把他趕走。
日子過去,以色列日益強盛,巴郎卻愈來愈心有不甘,因為自己祝福了以民,但一個兒報酬都沒有,遂教唆另一族的女子誘惑以色列民,引他們作拜邪神的活動,而巴郎因此受罰,橫死收場。
這故事其實很發人深省,攔路的有時是外在的環境,例如早年要從護士的行業跳出來,投身教育界,攔路的障礙不可勝數,要穿越的艱難好比跨越曠野;來加拿大後本想繼續學業,但攔路的障礙實在太多,終是跨越不了!
攔路的有時是我們自己狹窄的視野,無論巴郎站立那個山丘,他看的始終有限,很多時就是這有限的視野攔著我們的路,成了自己的詛咒。曾為別人付出許多,到頭來反而被人指責,內心忿忿不平,只看著這點,這就是狹窄的視野,就攔了自己前進的路,使自己陷入詛咒,像巴郎想著失去了的報酬而走上末路一樣。
一般人看攔著我們的路的是人或事,但其實是自己的執著攔了自己的路;又或是自我狹窄的視野攔著自已的路,這是你我的故事,在聖經故事裏我們可以更真切地看到自己而加以警惕。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