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0-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1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一次宗徒會議談什麼?
教會為何要開大公會議?上一次會議是「梵二」,距今五十多年,這表示教會只有兩次會議嗎?最原始的宗徒會議又於何時召開?
每次大公會議皆由教會當前遇到的問題而起。梵二(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指的是在梵蒂岡這個地方的第二度會議,是教會歷來第二十一次的大公會議。首次宗徒會議,則最早追溯至伯多祿及保祿時代。
那時有猶太基督徒及非猶太基督徒,後者即所謂外邦人教徒,我們也是外邦人。主持會議的是雅各伯,以他為首代表耶路撒冷的教會團體,在伯多祿的協調下,及以保祿和巴爾納伯為首的是代表外邦的教會團體。
由零到一,宗徒會議成為初期教會一個突破。開會所為何事?那時,有外邦人基督徒,開始出現cartoon爭端:外邦人基督徒是否需要遵從猶太規條?碰觸到的兩大範疇,主要是割損禮及忌吃祭肉的問題,伯多祿和保祿曾就這兩大問題產生爭執。當伯多祿來到安提約基雅時,他一方面接受外邦人基督徒不必遵守猶太教法規便可以領洗,又與他們一起吃飯;另方面卻害怕猶太基督徒的批評,選擇暫時不與外邦人基督徒往來,因此,保祿曾當面嚴厲責斥伯多祿,指他做法虛偽。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雙方希望尋求共識,遂約於公元 49 年舉行這個宗徒會議,亦稱為耶路撒冷會議 (Jerusalem Council)。結果這分歧獲得解決,外邦人基督徒從此不必接受猶太教傳統的法規,但與猶太基督徒一起時,應尊重他們的傳統習慣。有關宗徒會議的記載,可參考宗徒大事錄15章。換句話說,間接上也擴闊福音達到外邦人的領域。基督宗教信仰是為所有人,不只限於猶太境地。
教父依勒內 (Bishop Irenaeus of Lyon) 在回應諾斯底主義的時候,強調基督信仰不是只為特選的一少撮人,萬物以基督為元首,信仰是為所有人,無論猶太人或外邦人。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