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8-7
- 最後登錄
- 2025-4-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44
- 閱讀權限
- 60
- 文章
- 14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頸部或腋下附近的皮膚,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冒出了許多小小的違章建築?這些台語俗稱為懶散肉、零星肉的小小突起物,
醫學上稱為皮膚贅疣、垂疣、皮膚息肉、軟纖維瘤,一般為良性增生,但是如果有變大、出血的情形,就要小心可能是惡性腫瘤!
如何判斷是不是惡性,日常生活怎麼做可以減少皮膚肉芽、皮膚贅疣增生
皮膚贅疣是真皮層纖維過度增生,常出現在腋下、胸、側腹、鼠蹊部等皮膚較薄、容易增加脂肪的地方,
平時不痛不癢,只有在手不小心勾到,或是受到衣服、項鍊摩擦,才會產生不舒服、疼痛感。
醫學博士小川令表示,皮膚肉芽、皮膚贅疣依照大小可分為三種名稱與類型
皮膚肉芽的種類
1垂疣:大小約為2~3毫米,容易長在頸部、腋下,為平面或垂掛著,具多發性。
2軟纖維瘤:直徑約1公分左右,呈單發性。
3懸垂纖維瘤:比軟纖維瘤更大,向下垂。
有人約20歲左右就會長,但是好發年紀一般為30歲之後,隨著年齡增加而遞增,特別常見於更年期後女性以及肥胖者。
皮膚肉芽、皮膚贅疣是皮膚的良性增生,不具有傳染性,但是有增多的可能,出現原因通常是因為皮膚老化或是體質關係,
也有一說認為是皮膚遭受紫外線傷害所造成。
日本松井診所院長松井潔表示,步入中年以後容易發生皮膚贅疣、肉芽,
除了遺傳基因,衣服、內衣或動作時常摩擦刺激到皮膚也是原因之一。
皮膚肉芽、皮膚贅疣是良性增生,因此不一定需要處理,放置不管的話,可能會隨著老化與經常摩擦漸漸變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皮膚突出物可能是受到病毒感染的病毒疣或是皮膚癌,
如果皮膚肉芽出現以下情形,請至皮膚科尋求診斷:
突然變大
出血
出現黑色、褐色等各種顏色變化
直徑7毫米以上
除了直徑可達1公分的軟纖維瘤、懸垂纖維瘤之外,如果直徑達7毫米以上,很有可能是惡性腫瘤。
只要符合其中一項,或是無法自行判斷的時候,請立刻到皮膚科報到,交由專業醫師診斷。
防皮膚肉芽增生,靠塗抹乳液、防曬乳
為了不讓皮膚肉芽、皮膚贅疣一直增加,可以加強日常的保養。
為了減少摩擦刺激,不要購買質地粗糙的衣物、內衣不要過緊,如果是頸部容易長,也該減少項鍊的配戴次數。
同時可以適當塗抹化妝水、乳液等產品,讓皮膚保持滋潤,也可以減輕衣物、內衣對皮膚的摩擦。
而為了預防紫外線加快皮膚老化速度,臉部、頸部、敞開的胸口處等部位都應塗抹防曬乳。
如果有造成美觀問題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可以找皮膚科或整形外科進行小手術,
切勿自己動手剪除,或是聽信坊間傳言,
以為用頭髮或是線綁住就可以讓皮膚肉芽掉落,
結果使得傷口受到細菌感染而發炎。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