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每2位紅斑性狼瘡病友就1位恐併發腎炎!醫提醒遵循醫囑治療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10-17 13:59: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統計顯示,每兩位狼瘡患者中就有一位會出現腎臟的併發症,稱為狼瘡腎炎,且此併發症可能會隨時間而惡化,導致腎衰竭,因此不可忽視。

「我們人體正常免疫系統是一個砲口朝外、抵抗外敵的防疫系統;而自體免疫疾病中最有名的全身性紅斑狼瘡則是一個免疫調控失去平衡而導致砲口朝內,攻擊了身體各式各樣的系統和器官。」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陳政宏醫師解釋道。全身性紅斑狼瘡(以下簡稱狼瘡)常見影響身體的部位,包括:皮膚、頭髮、關節、血液、血管、肺、心、腎、神經系統及腦。統計顯示,每兩位狼瘡患者中就有一位會出現腎臟的併發症,稱為狼瘡腎炎,通常在診斷後五年內出現。狼瘡腎炎在兒童相對於成人患者更常見,且此併發症可能會隨時間而惡化,導致腎衰竭,因此不可忽視。


▲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 陳政宏醫師

紅斑性狼瘡需長期控制 和平共存、遵循醫囑是關鍵
狼瘡在過去由於治療困難,被稱為「不死的癌症」,但林口長庚醫院兒科吳昭儀醫師表示「這種說法需要調整了」,狼瘡是一個存在已久的疾病,目前國際上都有標準建議的治療方式。狼瘡的治療並非幾天或幾個禮拜就能控制,而是需要長期乖乖吃藥才能讓疾病處於穩定的狀態。因此,建議患者要學習如何與疾病和平共存。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 吳昭儀醫師

臨床上患者在病情控制住的情況下,有機會把藥物種類及數量降到很少或甚至只留一種,然而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需透過主治醫師的診治與判斷,切勿自行換藥或停藥。吳醫師強調:「患者必須配合醫師的用藥,才有機會良好的控制狼瘡。」

狼瘡治療目標:避免或延緩器官損傷
研究顯示,穩定控制疾病活性和可能造成復發的風險因子、及早使用正確的治療介入並降低類固醇使用量可讓器官損害的機會降到最低。目前有多種藥物可供選擇,包括奎寧、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及生物製劑等。吳昭儀醫師說明因為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和其他多種副作用,患者可以和主治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的用藥。國際共識已經提出了新建議,大劑量類固醇僅作為疾病活動期間使用的銜接療法(bridging therapy);針對長期使用,國際共識也進一步降低口服類固醇的每日可接受臨界劑量。亦即把類固醇的角色定義在”使用時間盡可能縮短,劑量盡可能降低;在醫師評估適合的狀態下,以停用為最終目標”。

吳昭儀醫師提醒治療方案通常需要患者與醫師共同討論,以找到症狀控制及藥物副作用之間的平衡點。因此,她呼籲患者們不要灰心,與主治醫師一起努力、穩定控制狼瘡。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0 11: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