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8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96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和而不同
社會上不少議題,如民主發展、性別選擇等,都讓我想起「和而不同」的道理。 其實,我們每天工作,與人相處,這態度都用得著。
舉例來說,當病人拒絕服藥時,我作為醫生,當然不會同意他的看法,卻仍要以尊重的態度,探討拒絕服藥的原因。他可能曾經服用這種藥,感到難以忍受的副作用。他也可能是基於誤解,或其他的原因而拒絕服藥。 我不認同病人的做法,仍必須以同理心照顧病人,對他的困難和痛苦感同身受。
在初期教會,就連保祿與伯多祿,也有不同意見[參迦二11]。有爭辯未必是壞事,只要同心合意,保持共融合一 ,切勿分裂[參格前一10]。
「和而不同」出自《論語‧子路篇》。 朱熹在《四書集註》解釋說:「和者無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雖然希望化乖戾為詳和,但如果事事都同意,難免有偏袒勾結之嫌。
我們不應勉強自己,去遷就別人的意見。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指出,交談是分享,我們要與他人分享自己,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天主的傑作。敷衍地附和對方,等同拒絕分享。真正的開放在於堅定不移地持守自己的信念,同時以開放的態度理解對方,希望藉著互相聆聽,雙方都得到淨化。抱持不同意見,不表示對立,反而藉著交談,可使雙方獲益。
在《論語‧述而篇》,孔子教導弟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認為:「二人者皆我師也!」無論善與不善,別人皆是我之師,我也是別人之師。我們都有不足的地方,藉著交談,大家都能改善自己。價值觀不同,正是學習的機會。
有分歧,不一定談不攏。教宗強調, 多元是美麗的,我們要相信聖神能使每一個分歧和諧共存。就算看似死胡同,我們也不要放棄,因為聖神如風,不知道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參若三8]。教宗叮囑我們,必須相信聖神無拘無束的工作。讓我們依賴聖神,互相學習,一起進步。
在爭取民主、性別承認這些議題,教會內外有很多不同的意見, 但願經過聆聽與交談,我們都成為更圓滿的自己。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