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0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921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005
- 相冊
- 8
- 日誌
- 28
狀態︰
離線
|
詮策 2024年11月30日 07:00:00 上報
今年11月6 日陸軍讓義務役士兵於南訓中心靶場進行紅隼火箭彈實彈射擊,並開放媒體訪以展示訓練成果,
然而兵器戰術圖解雜誌總編輯劉文孝先生於Facebook分享陸軍提供的媒體手冊上紅隼火箭彈性能諸元,
赫然發現對於穿深的部分竟然是以「低碳鋼」進行穿深測試,而非國際主流的「軋壓均質裝甲(Rolled Homogeneous Armor ,RHA)」,
利用低碳鋼上測得數據,換算對應在RHA鋼板的「理論值」,造成眾多軍武圈的「嘩然」,身為我國重要的武器研發及生產部門,
用如此「輕率」的方式對待測試流程,不經讓人懷疑該狀況是否也發生在其他國造武器的測試環節中,也足以想見為何海軍寧可「蹉跎時間」,
對於中科院的戰系和雷達系統「抵死不從」,堅持選擇國外大廠成熟的產品,或許諸多「客戶」已經心裡有數,
礙於不能發聲,讓中科院的觀點充斥於媒體上,形成「默認好評」的狀況,以響社會大眾判斷。
究竟「模擬」和「學理推算」能不能呈現真實狀況,筆者認為是不能的,人類對於所處的世界並沒有完全探索,
對於部分形成機制最深處的理論也都是不完備,就像對於材料的「疲勞」「潛變」也無法進行精確預測,
「模擬」和「學理推算」只能提供預測,讓工程人員減少試錯成本與時間,這就是為何飛機要實際進行靜力測試,
不是單單理論模擬而已,而且加工方式、材料缺陷本身都會影響到實際情況,也是模擬無法呈現的。
然而對於配賦班伍的「反甲最後防線」而言,使用者是要是要和戰甲車近距離「拼命」,使用未經實際測試的數據根本兒戲。
紅隼的性能問題不單單體現在學理的問題上,碩大的體積、超長的長度、5.1公斤的重量,
卻換來和前輩66火箭彈相差無幾的穿深(據媒體報導紅隼的學理推算穿深為27cmRHA,
而66火箭彈引述裝甲兵季刊第244期為25cmRHA)及可有可無的射程增加(紅隼220M的有效射程,66火箭彈為200M),
利用21世紀的技術造出40多年前技術水平的產品,可以說是技術倒退,且66火箭彈步兵還能能攜行2具,有更大的戰術彈性,
和國外同期產品(AT4CS、M72EC及M72FFE)相比而言,跟AT4CS比沒威力與穿深,跟M72後期型比沒有方便攜行的優點,
穿深也不佔優勢,更不具備室內射擊的能力,射程上也都不具優勢,可以說是毫無競爭力的產品。
更有基層官兵指出,紅隼火箭彈的瞄具是照抄法國APLISA,上面的測距分化跟投影寬,根本不適用於紅隼火箭彈,
可見該院工程師「敷衍了事」,更將其改為不可拆卸式,徒增操作成本,更沒有安全備炸的保險措施,若有意外容易傷害射手,
筒後的危險區域,也高達152度對比AT4及古斯塔夫90度(40m淨空/100m無人),限制使用彈性,
綜所述紅隼火箭彈根本為不合格的單兵反甲武器,當初研發者還獲得「中山楷模」稱號,是否名符其實還有待商確,
尤其是認為紅隼火箭彈的出現是填補國軍該領的空白,但當真如此嗎?是當66火箭彈、AT4、APILSA及SAMW不曾出現在國軍裝備序列中嗎?
更早之前還有巴祖卡系列,所謂的空白是不存在的。
然而中科院於11月8日的澄清稿中說明「紅隼火箭彈以攻擊輕裝戰車、甲車的履帶與輪胎,使其失去移動能力為設計目標。
有效射程400公尺、可貫穿RHA裝甲達30公分;性能遠優於66火箭彈的有效射程200公尺及20公分的穿甲能力。
更表示正研發之紅隼二型反裝甲火箭彈,其貫穿RHA 裝甲深度已達50公分以上,足以對重型戰車造成威脅。」更透過媒體採訪替其「洗白」,
然而筆者看完後覺得此行為無疑是提油救火,各式出現了5公斤等於2公斤的「中科院恆等式」、睜眼說瞎話的「操作簡單」就像考零分用藍筆改過分數後要求家長簽名般,
卻忘了現在是資訊發達的時代甚至可以到原廠找到武器的性能諸元,不少人在服役中也曾操作過66火箭彈,
並且裝甲兵季刊第244期參考66火箭彈操作手冊穿深數據為25cmRHA和中科院提供的20cm穿深並不同,
不知是否是「挑有利數據」或是「幾十年前開發就有造假」的狀況發生,令人疑惑?
同時400M的有效射程跟30CmRHA穿深也是中科院「自己宣稱的」,陸軍也只承認220M有效射程跟27CmRHA「學理」穿深,
讓人起疑是否宣稱得射程也只是「學理的數值」,而無實際測試,在官網對於產品介紹中有寫著: 有效射程400公尺以上,
穿甲能力:35公分,似乎又跟自己的澄清稿自相矛盾,口徑不一!提到的紅隼用途以攻擊履帶與輪胎為主,
中科院工程師們似乎沒注意到大多數解放軍甲車履帶是有側裙,能夠提前引爆彈藥,而中間的間隙就夠大幅將低化學能破甲彈的效果,
輪甲車大部分在失去一個輪胎的狀況下,仍能可以繼續行駛,可見得該院工程師根本沒在關注世界軍備發展狀況,
且按照他們的說詞還不如繼續使用66火箭彈,效果差不多,攜行量更大,重量輕還操作簡便。
至於提到的紅隼二型,也只存在於實驗室中,以紅隼一型的「慘況」,也不必抱持過大的期待。
11月28日中科院又發佈澄清稿:「對媒體報導質疑紅隼火箭彈穿甲效能數據造假等內容表示,紅隼火箭彈穿甲能力,
經驗證可貫穿RHA300mm,均有測試報告、高速攝影及全程錄影可資佐證,媒體未經查證,報導非屬事實。
並提到紅隼二型會有軟發射並將重量降至4公斤以下」筆者認為陸軍給記者的資料寫的,400mm低碳鋼 ,
270mm RHA(學理),他們自己說拿不到RHA,現在又說300mmRHA穿深,究竟是誰在造假,
報告也從未示人又要扣人未經查證的帽子,如何以昭公信,一切的流言菲語只要拿塊RHA鋼板,打上幾發測試就能破除,
何必如此欲蓋彌彰,至於提到紅隼二型的性能諸元,對照國外同類型的M72FFE也要約5.8公斤,
莫非又是「超英趕美」,希望到時不要又吹破牛皮,又將責任推到軍種身上,同時對照去年軍備局205廠抗彈版爭議事件,
也是同樣狀況,根本沒學到教訓,繼續用「學理」這招混淆視聽,以國防自主的大旗來綁架「客戶」,
究竟提供的產品幾斤幾兩,大家心裡有數,「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戰場上都是生死存亡、以命相搏,容不得「未經測試」的裝備濫竽充數,
也能理解海軍在輕巡戰系及雷達選擇成熟的CMS-330及Type 997,對於在台海第一線的軍艦而言是深思熟慮的可靠決定。
標準在何方
在這次的風波中,不經讓人疑問,為何中科院會使用這種與世界脫節的測試方式,用低碳鋼測試化學能破甲彈的方式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案例,
有立委尋問也只得到依照66火箭彈 的安全性及精度來測試這種含糊的答案,究竟有無建立相關測程序與標準也是個疑問,
以北約來說各會員國之間有標準化協議(STANAG) 用來規範常用軍事裝備和技術規程的一系列規格、術語、程序和限制條件指標,
玄甲專案的測試,要作抵擋30練砲的裝甲,若依北約標準STANAG 4569(針對載具防護標準,AEP-55為技術細節補充),
對應到LEVEL6,需要用到30鍊砲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或穿甲彈(AP)來測試,並且仰角0度(與彈道垂直),
並在入射方向左右正負30度的範圍內仍有防護效果,還需要在用155砲彈進行破片防護測試,然而中科院在展示的照片中,
發現裝甲版是傾斜放置,未與彈道垂直,也未說明所測試的彈種為何?射擊距離多遠?筆者認為是非常「不嚴謹」的作法,
與其用一大堆的「形容詞」來說明,不如直接說明是符合哪一種標準,更具有說服力,對中科院「心心念念」的海外市場開拓也有幫助,也方便與客戶溝通理解。
去年軍備局205廠對於抗彈版的說明,再怎麼荒唐,還是能夠說出是依照NIJ標準進行測試,方能勉強站穩腳跟,不至於進退失據。
有了測試規格更應該建立測試能量,今年軍備局原本信心滿滿說要製造出符合美軍ESAPI標準的抗彈版,然而在TAF網站中看到,
能夠作抗彈測試的實驗室只有軍備局,而且被認證的標準也只有NIJ,和來的ESAPI標準,讓人貽笑大方,之後更是被王定宇委員於立法院踢爆疑似有弊案發生。
或許軍備系統的人會覺得外界都在「質疑和不諒解」,但為何不反省是誰在一步步「消磨」國人的信任?
和現實脫鉤與綁架行為
究竟這些設計者真的了解裝備何基本運用呢?一直是基層官兵的疑問,從去年抗彈版爭議中,
「動能穿甲大師」竟認為NATO 7.62 M80普通彈的動能較大,能抵擋NATO 7.62彈藥就一定能抵擋解放軍的5.8公厘彈藥,
殊不知影響穿深的不適只有動能,彈頭結構或是接觸面積都會影響,NATO 7.62 M80普通彈彈頭是銅包鉛的結構較軟,
現今不管是NATO 5.56 的M855、M855A1 或是SS109還是對岸5.8公厘的DBP-10彈頭中都是有鋼芯,
而且不管是NIJ Level4還是美軍的ESAPI標準,都有要求用到穿甲彈(AP),用到如.30-06 M2AP(NIJ Level4、ESAPI)或是M995AP(ESAPI)等彈種,
以應對戰場上各種潛在的威脅,其中.30.06是屬於全威力步槍彈,威力射程都超越NATO 7.62彈藥,
而M995AP雖然屬於NATO 5.56,彈穿透力也是不容小覷(能在250公尺貫穿4級抗彈版),如此比較實屬不妥。
在T112步槍的光學瞄具展示中,被發現軍備局的軍官竟然然不知道,使用光學瞄具需開雙眼,擴大視野,所潛在威脅,
這樣基本概念都不了解,何來談設計好的光學瞄具與步槍;今年中科院對於紅隼的護航,也凸顯了他們對於世界反裝甲武器及戰甲車的發展不甚了解,
用過時的標準設計出「科技退步」的武器,不經讓人擔憂,這些軍備系統的人員「本職學能」都如此不了解,甚至故步自封,陶醉於過時的產品中,
如何讓社會大眾重拾信心,若無法大刀闊斧的改變,那就就如同吸食國家財政的水蛭一樣,不如直接進入歷史的垃圾隊堆中,
「國防自主」不是用來綁架「客戶」的「大旗」,用一紙只存在「理論上」的方案「綁架」案子進行,
如同當年低估蜂眼雷達的開發難度,造成陸軍近10年的野戰防空缺乏雷達引導,造成防空的漏洞。
張誠博士曾經對於筆者文章「指點」,認為只要開放通訊協定就能整合AN/ALQ-184電戰夾艙進入IDF系統,
並認為過去已有相關經驗,然而筆者在航空教育展示館看到AN/ALQ-71及AN/ALQ-72電子干擾莢艙曾經整合在AT-3教練機中,
推測張誠搏士過去經驗應來源於此,兩款夾艙皆是越戰時期,功能單一,和AN/ALQ-184代差巨大,
也沒考慮到電戰系統會不會造成對雷達、通訊、火控及RWR等等系統干擾,還有相關操作面板安裝,也要在EMI實驗室中調適,
似乎有「低估難度」的狀況;日本陸上自衛隊在新一波的採購中,輪甲車、手槍、班用機槍、狙擊槍以及無後作力砲,
都選擇直接向歐洲原廠下單,連授權生產都沒有,就是對於國內廠商「忍無可忍」的表現,也不希望我國會走到這一步,
若不拿出決心,讓這個以爛到根的體系重新翻轉,引企業的形式經營,和國外大廠合作,引進新技術,打入國際供應鏈之中,
並站在巨人肩上看世界,那最終等待他的下場就是如恐龍一樣消失在在大眾之中,
也好好看看現在在消磨國人對於國產裝備信心的人是誰,不就是軍備局及中科院這些號稱「科技軍官」「工程師」的人嗎?
「忠實院風」與「榮譽信條」
中正理工學院 (今日的國防大學理工學院),是培養「科技軍官」的搖籃,軍備局與中科院所屬的軍職人員大多數畢業於此,
然而在學校所要求的「忠實院風」及「不說荒、不偷竊、不欺騙及不縱容之榮譽信條」似乎被一些「不良畢業生」敗光了,
除了用「說謊」的行為掩蓋裝備真正問題,「欺騙」大眾讓其相信國防,卻不面對自己最核心的缺陷,如自我宣傳幫美國代工步槍子彈,
以凸顯產品品質,卻不面對發射藥是國外廠商提供,以及自產發射藥的缺陷,或是違背自己的專業知識,
甚至有抄襲國外公司設計,導致專利糾紛,這類「偷竊」智慧財產的狀況,更多是底下默默「縱容」這類事情發生。
~~~~~~~~~~~~~~~~~~~~~~~~~~~~~~~~~~~~~~~~~~~~~~~~~~~~~~~~~~~~~~~~~~~~~~~~~~~~~~~~~~~~~~~~~~~~~~~~~~~~~~~~
希望中正理工學院 在做這些事情之前,
摸摸胸前那顆理工榮譽徽所代表的意義,
誠實面對自身技術上的缺陷,虛心改進,
與國外先進技術共同合作,日後真能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