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9
- 最後登錄
- 2025-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32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201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元朝統治者蒙古族習慣祕密下葬,安葬結束後會將墓地恢復如初,讓人難以發現。
古代帝王大多都十分重視身後事,有些人一登基就開始選址建皇陵,只為了過世後到了另一個世界,仍能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然而神奇的是,如今出土發掘了這麼多帝王陵墓,卻很少發現元朝皇帝的陵墓,全因為蒙古族的下葬習俗太特殊。
根據《央視新聞》報導,蒙古的舊習俗,當有人過世,如果不是特別重要的人物,就會被祕密埋葬在他們認為合格的空地,連同死者生前使用的帳幕,並讓死者坐在帳幕中間,在他的面前擺放一張桌子,上面放一盤肉和一杯馬乳。
此外,還會埋入一匹母馬和牠的小馬,以及一匹備有馬用籠頭和馬鞍的馬,再殺一匹馬,吃了牠的肉以後,在體內塞滿稻草,並捆在2根或4根柱子上,共計4匹馬一同埋葬,這樣死者到了另一個世界,不但有帳幕居住,還有母馬提供馬乳飲用、馬匹提供騎乘,甚至能繁育更多的馬匹。
至於重要的人物,則會找一個空曠的地方,把地上的東西都移開,挖一個大坑,在坑的邊緣再挖一個地下墓穴,把遺體放入墓穴後,還會使用活人殉葬,把死者生前最喜愛的奴隸放在遺體下方,接著再埋入帳幕和馬匹,隨後把大坑填平,用雜草覆蓋在上面,恢復成原來的模樣。因為蒙古沒有墓塚,所以後世的人很難發現他們的墓葬。
元朝皇帝的陵地更是保密,根據史料記載,元朝皇帝皆埋葬於漠北的「起輦(ㄋㄧㄢˇ)谷」,蒙古人將這塊墓地稱作「大禁地」,不過具體位置究竟在哪裡,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元史‧祭祀志》和明年間筆記《草木子》記載,元朝皇帝駕崩後,會準備一根粗大的楠木,剖半後在中心挖出與身形相符的洞,將遺體放入後合攏木頭,外層塗抹油漆,再用3個黃金箍綁住,隨後將這根楠木棺運到漠北埋葬。
除此之外,為了保守祕密,不讓人知道皇帝的確切埋葬地點,在運送棺木途中遇到的路人一律斬殺。到了墓地,送葬官挖出土塊、埋下棺木,再把土塊按原本的順序填回,多出來的土塊會運到其他地方;待安葬完畢,送葬官再騎馬把埋葬處踏平,並覆蓋上青草,多年之後等送葬官都過世了,就再也沒有人知道埋葬地的確切位置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