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9
- 最後登錄
- 2025-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32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201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眾所周知,明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特務機構最為發達的朝代,在這個王朝里,竟然先後出現了三個不同屬的特務機關,並且都在歷史上留下了讓人深惡痛絕的名聲。那麼明代錦衣衛、東廠、西廠三者之間有何關係呢?
錦衣衛
錦衣衛這個官職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創立的,目的是監察在京的各級官員。凡是風聞的事情,無論真假,錦衣衛都可以暗中調查。
朱元璋設立該機構的初衷主要是監督官員的不法行為,尤其是涉及到貪污,謀反等問題。朱元璋本身是窮苦出身,在九死一生中坐穩了天下。他身邊的文臣武將有不少出身比他好的,朱元璋擔心他們不服氣,怕他們驕奢淫逸,因此決定設立錦衣衛。
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除負責皇帝的安全外,還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錦衣衛的指揮使都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只對皇帝負責。錦衣衛有長達290年的歷史,一直到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算結束。
東廠
東廠是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設立的一個機構,這個機構主要由宦官掌握,直接對皇帝負責。督察院、大理寺、刑部都無權干涉其運作,權力之大也是少有匹敵。
東廠的首領一般由司禮監秉筆太監擔任,其地位在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史料記載「十八年置東廠,令刺事。」朱棣在永樂十八年建立東廠,主要職責是刺探情報。東廠是最早的秘密情報機構,且還有自己的監獄。
東廠算是世界最早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其分支機構遠達朝鮮半島。明中葉後期東廠,活動加強,權力超過了錦衣衛,並且只對皇帝負責,辦案不用經過司法機關,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啟了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東廠從朱棣建立之初,即與明朝的命運相伴至終,存在了224年。由於東廠所辦的案件中,冤案錯案層出不窮,官民深受其害,因而,東廠事實上成為上至朝廷下至民間的一大害,東廠也成為歷史上一個臭名昭著的特務組織。西廠
西廠與東廠一樣,也是一個特務組織,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憲宗為了強化特務統治,另設西廠,由太監汪直提督廠事。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
西廠直接聽命於皇帝,在全國都布下偵緝網,主要打擊對象是京城內外官員,一旦懷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經由皇帝同意,之後當然就是嚴刑逼供,爭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對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會被西廠以妖言罪從重處置。
西廠僅僅成立幾個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學士商輅為首的輔臣集體上書,向憲宗痛陳西廠之危害,並將汪直辦下的不法之事一一舉報。憲宗收到奏章後為之震驚,於是撤銷西廠,遣散了西廠的人員。但僅過了一個月,西廠又被恢復。
復出後的汪直,更加肆無忌憚地辦案,將反對自己的朝臣如商輅、項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權勢也達到了極點。
汪直極度膨脹的權力引起皇帝的警覺,在其後的權力角逐中,汪直失敗,被調出京城,西廠也隨之解散。幾年以後,汪直在失意中死去。總之,西廠在中國歷史上只能是「曇花一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