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45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4508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台灣玉】
台灣玉又稱豐田玉,主要出產自花蓮豐田荖腦山。
在礦物學上,玉通常指輝石類的硬玉(翡翠)和角閃石類的軟玉(閃玉),而台灣玉就屬閃玉之一,主要由透閃石、陽起石與部分滑石混合的膠體溶液所構成,硬度5~6.5,呈纖維狀交織結構,與蛇紋岩、石綿、黑色片岩共生。主要分為翠玉(Nephrite)、貓眼玉(Cat's-eye Nephrite)、蠟光玉(Waxy Nephrite)三種。
『台灣玉,乘載台灣的文化』
約在4~5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就已經發現了台灣玉玉器的蹤跡,在台東的卑南文化更是出土了大量的玉器,並隨著遷徙帶往了東南亞各島國,台灣玉也成了追蹤史前人們遷徙的路徑與年代指標。
『台灣玉,造就了短暫的繁華興衰』
日治時期,豐田是花東縱谷三大移民村之一,日本人在花蓮豐田村的荖腦山打獵時,意外發現隔熱效果極佳的石棉,為因應軍事需求而開始大量開採,而與石棉共生的台灣玉卻被視為廢石棄之於溪谷溝壑之中。
1960年左右,經地質家廖學誠與譚立平教授等人實地考察與研究證實,當年被棄置於河床的綠色石頭即是價值連城的閃玉,消息一出後各方人士紛紛湧入豐田地區,原本農業村落的豐田頓時加工廠、礦業公司、藝品店林立。
在極盛時期豐田地區甚至有七、八十家加工廠,礦工人數高達600位。坑道總長度達10公里,得步行四個多小時才走得完;全台加工廠超過800家,從事玉石相關人員5萬人以上,閃玉的產量更是高達全球的百分之六十,使豐田有了「東部小九份」之美名。
可惜好景不常,大量開採下,礦工用炸藥瘋狂開挖,玉礦一半以上都破損了,到了1974年,世界能源危機,經濟不景氣,加上玉石生產過剩、削價競爭以及改用更便宜、品質穩定的外國閃玉,也使得台灣玉的開採在1983年劃下了句點。
1990年後,產業配合政府一鄉一特色的政策,發展地方特色,在原市場的位置建立了玉石文化館,再結合礦區參觀、玉石文化的展覽、玉石DIY體驗活動轉型發展精緻觀光產業。
再看看現在的豐田村,保留著數棟日式建築的寧靜小村莊,除了零零幾間台灣玉的招牌,誰能想像這裡曾是台灣最繁華的村落之一呢?
台灣玉可以說是我熟悉、撿最多的玉石了,從白鮑溪至荖溪這段都可以看到蹤影,每次去都不會槓龜,大雨過後更是經常可以撿到一大把,可惜個頭大品質好的非常稀少。
第三張是我拿自己撿的一塊去DIY磨出來的,大約第二張手掌大小的原石切割出來,雖然含石綿雜質多,但意義非凡呀
最後一張是用DIY店裡的原石磨出的台灣造型台灣玉哈哈
石種:台灣玉(豐田玉,翠玉Nephrite)
地點:花蓮壽豐白鮑溪
來源:愛石頭的九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