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75|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教] AI浪潮,與人類共舞的文學世界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2-7 14:43: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3
本文最後由 smartlion 於 2025-2-13 21:55 編輯

台大文學獎開第一槍 台大:何不找出與AI共存玩法

第26屆台大文學獎試辦人與AI共創的試辦項目,創文學獎先例,台大中文系副教授吳旻旻認為就成果看來,每個人都和AI打出了一場精彩的合作賽,在扎實語文功底提問引導下,迸出趣味十足的文字實驗。

⋯⋯⋯⋯⋯⋯⋯⋯⋯⋯⋯⋯⋯⋯⋯⋯⋯⋯⋯⋯⋯⋯⋯⋯⋯⋯⋯⋯⋯⋯

「請用嘲諷的口問告訴我,如果我寫的詩很少人喜歡怎麼辦?」
「把你的詩變成梗:無論是胡說八道還是亂寫一通,只要把它們社交媒體上,誰知道呢。也許你的詩會成為下一個熱門梗!科目三!跳起來!」

這是台大文學獎試辦項目得獎者王昱忻的參賽作品〈傲嬌的AI詩人〉內容,來自她與AI的真實對話。

在運用AI創作屢傳爭議之際,邁入第26屆台大文學獎,今年在小說、散文、新詩、劇本等傳統正式項目外,首度開放人與AI軟體共做的試辦項目,創文學獎先例。「文學世界該接納或斥逐人工智慧?AI 軟體生成文本的成效,是否仍取決於不同使用者的創意提問與文字修正?」是台大文學獎簡章提出的疑惑,也是本屆評審委員會試圖探討的議題。

「畢竟這兩年AI話題非常熱,不得不思考,文學創作能不能使用AI?」台大中文系副教授、台大文學獎諮詢委員會主席吳旻旻,在權衡智慧財產權疑慮、創作公平性,又不想過於保守,最終決定以「試辦項目」來嘗試。

吳旻旻笑說,大家其實都很關心AI到底文筆如何,「偶爾看到有人抱怨AI小說寫得很差,但會不會是因為沒有好好跟它玩,沒激發AI潛力」,但又想在文字裡看見「人類」的創意,因此訂定限縮範圍的規則

她解釋,本屆試辦項目包含「文學對話」、「故事接龍」兩個組別,前者讓參賽者整合AI評論後評析文學作品,後者則與AI共同完成一篇小說。嚴格規定,每則2000至2500字,包含2至5次對話,參賽者撰寫部分至少200 字,可增刪AI所生成的內容,並得附上對話截圖。

最終收件成果確實帶來許多驚喜,報名者幾乎都是文學獎常勝軍,作品平均表現讓人驚豔,看得出來每個人都磨刀霍霍向AI挑戰,像打一場痛快的兵乓對決。

讓人做人擅長的、AI做AI擅長的

身為從事語文教育的教師,吳旻旻認為文學創作者仍有不可取代性,「每個人對文字的需求不同。如果將文字工作全部交由AI快速生成,對一些人來說是不精準,無法滿足的。」

吳旻旻表示,好比3個8度音的電子琴,雖能彈奏出大部分的曲子,但有些樂曲還得要88鍵的鋼琴才能完成,而人們會被那些旋律深深打動,「每個人渴望的精神空間有所差異,AI能符合日常生活的常人需求,但我們還是有點貪心,想要被詩人所構思出來既精巧又深刻,而且『空前』的作品狠狠撞擊心臟,像是陳黎只用四個字寫出〈戰爭交響曲〉,AI應該是沒辦法。」

不過她最擔心的是,在AI協助下快速產製的內容會讓學生不再有耐心,過度依賴AI,導致詞彙量、邏輯性與文字敏銳度都會慢慢退化,因為文字能力是需要一遍又一遍練習的思考訓練。平時,她就常會建議學生創作時,得把腦袋最先冒出的2個想法拋棄,第3個才是比較有趣的,而AI通常提供的,就是最中規中矩、四平八穩的內容。

無論是否使用AI創作、撰寫內容,吳旻旻強調,她最在乎的是誰來主導、構思內容,執筆者是否會為自己的產出負責。好比醫師在醫療過程使用AI協助鑑定,但仍得為最終結果把關,用他的專業知識判斷病人體況與AI診斷是否吻合。

人類固然資搜、統整能力不可能比AI快,仍能負責把關,吳旻旻也期待人們透過專業與判斷力,讓AI成為助力而非阻力,共同玩出新的風貌。

*******************************************

創作篇》與人還是與機器競賽? 作家:重新思考文學的意義

生成式AI時代,無限量提供資訊的機器是否也能挑戰作家與文學,且看作家董啟章、學者須文蔚、郝譽翔、陳國偉等人思索文學與AI的距離。
⋯⋯⋯⋯⋯⋯⋯⋯⋯⋯⋯⋯⋯⋯⋯⋯⋯⋯⋯⋯⋯⋯⋯⋯⋯⋯⋯⋯

AI的出現衝擊著人類文明,就連人類最引以為傲的創作,都可能受到影響,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說不會被取代,卻早有人使用AI創作,作家們又怎麼看呢?其實藉此機會了解文學是什麼,創作是什麼,人有什麼價值是無可取代的,倒是個很好的機會。

香港作家董啟章,得到無數文學獎,去年更得到梁實秋文學獎肯定,今年3月他受邀來台,在國家圖書館進行演說,對AI與文學的關係,有十分精闢的見解。

作家、台北教育大學語創係教授郝譽翔,長期投入文學創作,曾得過許多大獎,本身也在大學校園任教,她認為書寫革命從未停歇,書寫模式本來就一直在改變,科技發展是自然的趨勢,AI只是再一次翻新。

台師大文學院院長須文蔚,本身是詩人、散文家,更長期在教育現場蹲點,對創作理念有獨到的見解,他就認為在AI風潮下,台灣最要緊是能不能產製「屬於自己」的內容,成為知識庫核心,否則未來無論如何使用,都得培養出一定的資訊素養來避免偏見。

中興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陳國偉,對文學創作及流行文化有獨到的觀察,陳國偉認為,文學創意發想,是要突破既有的範圍和窠臼,與尋常的思考邏輯和路徑不大一樣,他不確定AI是否能做到。

在文學界已有許多創作與AI有所連結,除了今年台大文學獎試辦AI共筆項目外,須文蔚分享,台灣也有一群詩人會根據AI繪圖,作為題目靈感創作短詩,自己也受邀創作AI與教育相關題材的科幻短篇小說〈無限閱讀眼鏡〉;連日本知名文學獎、第170回芥川龍之介賞得主九段理江的《東京都同情塔》,小說裡「AI角色」的回答更直接取用ChatGPT撰寫的答覆。

在制式的生活應用文件書寫、初階翻譯等,AI已經做得還不錯,但更高階的思維尚未完全具備,「人類還是下指令端者,AI不會主動形成風格」。他舉例,若以美術界得獎的AI繪畫來看,背後創作者所下指令複雜程度與其對藝術史熟悉程度,其實與成熟的畫家沒有兩樣。

「在AI時代,我們如何去培養這批無可取代的高階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最可怕的是,這群最高階的人又懂得運用AI時,會不會打造更可怕的東西?」

掌握獨立思考核心 無懼AI時代

AI會產生威脅性嗎?郝譽翔舉毛筆寫字為例,在科舉時代,考官評分基準除了文章內容,也重視考生字跡,字被視為人格與心性的展現,「如果你是堅持這一個理論的人,到電腦時代就會崩潰」,透露曾有單位想典藏她的著作手寫稿,可早已用電腦寫作的她沒有手稿,對方竟想請她「寫一份」,讓她嚇了一跳。

看著和AI同世代成長的女兒,郝譽翔坦言,語文能力下降已成必然,但孩子們的影音、多媒體能力大幅超越自己的世代,各有所長,恐懼之際更應該思考的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是什麼?」,她的答案是:「展現個人格與獨立思考邏輯」。

人文科系的式微已成趨勢,郝譽翔舉例,西方大學最初的誕生是以培養神學人才、服務宗教為大宗,「然而現在的宗教系呢?」在工業革命後,社會所需要技術人才轉向聚焦理工科系,人文相關系所被擠壓到邊緣,這是全世界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不過她認為美國的大學有一點值得借鏡,無論就讀哪個專業領域,大一新生都得修讀寫作。郝譽翔指出,邏輯判斷能力需要透過大量閱讀與寫作培養,後現代式的跳耀思維固然有創意,但邏輯仍要安靜下來才能徹底理清思維。

郝譽翔強調,寫作不只是文學,更是展現個人特質與邏輯方式,讓需要人類給予指令組織內容的AI,成為更好運用的工具,「就算是黃仁勳(NVIDIA創辦人)、李開復(AI專家),在個人專業領域要成為領導者、要發聲,還是需要文字能力來論述的」,她認為若是社會能真正重視「語文」能力的真正核心,就不需要害怕AI時代的來臨。

*******************************************

一場文學變革正在悄悄的開始,僅只AI生成的文章,確實四平八穩,枯燥且毫無樂趣,但是啊⋯(只是但是哦⋯),AI加上人類的創意、意境的感受,全新又好玩的文學作品正在路上,等著有緣人欣賞!

AI與人類激發的火花正在舞台上演中⋯看樣子,還可以產出許多生動又活潑的作品,讓大家的視野更開闊!

沒有人質疑AI進入人類的世界是錯誤的,也沒有人認為AI進入文學世界是應該被禁絕的!只要人類與AI一起激盪的世界(圍棋、科學、醫學診斷、藥物研發、新材料與物理前沿探索、法律⋯甚或文學)一定會是更豐富、更有趣的世界!

或許這將是本人最後一篇文章在SOGO論壇上與好友們分享,對於「原創」的定義,個人覺得應該像「台大文學獎」一樣,試試看嘛!玩玩看嘛!或許會對論壇有更多的可看性呢!論壇的宗旨不就是給大家一個休閒舒壓的平台嗎?

本人對版主的職權與主觀認定與裁判,絕對是尊敬、尊重且服從的,但在溝通的過程中,可能是我表述的能力太差,被版主認定「鬧事」與「不知悔改」,但這些絕非本人之初心!只是緣分盡了,就該離開了!

大家珍重,有緣自會再相聚!


 
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後的重逢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5-3-19 05:42:03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e4q4mi 於 2025-3-19 05:52 編輯

人  ,  到底是  生物演化  ?
還是  上輩子  被神遺棄到  其餘星球的機器人  ?
至今  都還沒有定論
影 片 中 有 一 男 子
它不透過計算  光是捏幾何圖形  就已經知道  算數過程的答案
還有人  只憑藉  心靈印象  即可看出  往後幾百年的天文曆法
所以你說  金字塔  會不會也是  外星殖民建的   ?
只是  埃及文化  &  馬雅文化  它們發現  並保留了這種人  將之受封為  祭司

(  它們是屬於  外星人丟棄報廢品時  沒注意到  丟錯的另外一種型號  )

與其像某  台大電機博士  將之解釋為  超能力
我覺得  倒更像是  我們本來  就是電腦  外星人製造的電子產品  
而 不 是  ,  猿 猴 進 化 來 的

XD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5-3-19 06:06:31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e4q4mi 於 2025-3-19 06:13 編輯

就  是  . . .
丟棄到  地球來的這批  機器人  勢必要走
電晶體 => 計算機 => 電腦 => 網際網路 => 航天科技 => 太空梭
這條路線  才能  預計發展出  確定的文明

但  是  . . .
百密  總有一疏嘛  行政作業疏失  總會有丟錯的
丟到的  可能是另一批  極少數  B 星球的機器人  丟到地球來
瑪雅找到它們  以它們的指示  為依歸  來建造
剛好  發展出  B 星球的地外文明  (  卻生長在  A - 地球上  )

阿事實上  宇宙中  根本沒有誕生過  生命
生命  只是我們  自己的幻想
全  都  是  

機   器   人

(  你覺得   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  )
XD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25-3-19 06:44:32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e4q4mi 於 2025-3-19 07:01 編輯

對呀  地球  本就是一個  培養皿呀
一場   "  精 心 的 實 驗  "

地球  就是要誕生  屬於地球  規劃專屬的  A 種文明
阿如果  誕生太多雜質  誤差值過高
屬於像是  瑪雅那一種的
就 會 被 消 滅
整  個  ,  重新再來

阿 輪 迴
講難聽的  就是  "  回 廠 檢 修  "  嘛
阿  ,  檢修過關  修理過  還堪用的
就會送回  主人那個世界  去  服務那群人
它們  美稱為  那個叫做  [ 天 堂 ]

其實  也是在做奴才喇
端茶 . 倒水 . 擰毛巾
只是  服務的人群  不一樣而已
服務那邊的  比較高級


阿如果  失敗太多次  被認定  破銅爛鐵的
就會送入  熔爐
融化成  材料  重新製作別的
那個工廠  叫做  [ 地 獄 ]

靈魂不滅  只是  將你變化成  另外一種機器人
送去  其他星球
其他星球  不要  退件  再丟回來
就會找到  輪迴的證據  前世今生


有可能阿  ,  有可能就是醬
只是  以前人  不知如何解釋
只能靠  故事情節解釋
故事裡就有一大堆  神神  .  佛佛  .  鬼鬼的


阿事實上  就這麼簡單而已
與其說  外星移民論
我覺得  倒更像  "  外 星 遺 棄 論  "  喇
有阿  ,  我有看過那個學說阿  
我心裡覺得  更像是醬

XD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4 00:2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