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5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聖嚴法師: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2-10 01:11: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聖嚴法師: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作為一個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歸依三寶和受持五戒的要求。也就是說,一進佛門,首先要對佛陀生起崇敬之心。雖然佛陀本身無須由於信徒的崇敬而顯出他的崇高偉大,也不是由於佛陀有什麼權威而強制信徒對他崇敬,而是為了崇敬佛陀的偉大人格和智慧 ,他將他自己所悟的解脫方法,悲天憫人地告訴了我們,我們對他的救世精神,是否應該崇敬呢?假如你已接受了佛法的教化,是否應該見賢思齊,對於佛陀的人格有所嚮往呢?如果是的,那麼,對於佛陀的崇敬,乃是為了提挈自己,使得自己也能漸漸地走向成佛的道路。所以信佛的第一個條件,便是對於佛陀的敬仰和歸信,佛經中稱為「歸依佛陀」。

信佛的最大目的,不該僅是為了求取現實的利益,但是信佛的利益是通過了現實生活而達到解脫目的者。要想求取利益,必須依照佛陀所示的方法來做。所以對於佛陀的教法也當歸信,名為「歸依達磨。」達磨即是佛陀的教法,常被漢澤為軌持和軌則等。

佛陀的教法要藉人的傳持和宣揚,才能長時間地讓廣大的人們接觸到,故對傳持佛法的人,亦宜恭敬如同佛法,此名為「歸依僧伽。」僧伽意譯為和合眾,即是以佛陀的教法為軌範,意見相同、利益均等、生活相同,身、口、意的行為方面也均和睦相處的人們。主要是指出家的佛弟子們。

以上三項,加起來名為「三歸依」,亦名「歸依三寶」。以現代的觀點來說,便是敬愛教育我們的老師、珍惜老師傳授的學問、尊敬創發學問的古聖先賢。不過佛法不同於普通的學問,這是使我們從有限的生死界中,進入無限解脫境中去的方法,所以在歸敬的程度上是頗有差別的。

歸依三寶之後的人,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軌範,至少要遵守五點:

①不殺害有情:有情即是對於具有感情意識的一切生物,不得加以殺害。此有兩重原因:一是從因果的觀點及輪迴的觀點上說,現生殺害有情眾生,將來也要接受被殺害,為了急求解脫生死,不得再造生死的殺業;二是從滅除無明煩惱的觀點及增長慈悲心的觀點上說,不應為自身的欲求而殺害眾生,要不應為了瞋怒而殺害眾生。

②不屬於自己應得的任何財物,均不得不與而取,不論巧取或強奪,皆為不法的行為。

③不得與夫婦之外的男女髮生性 關係,夫婦之間亦不得過度地縱欲。

④不得虛言、妄語、惡口罵人、兩舌挑撥、淫詞艷語。

⑤不得飲酒,亦不得食用刺激和麻醉的物品。

以上五點,便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的五戒。殺、盜、邪淫屬於身業,妄語屬於口業,飲酒是為防止因酒而造成亂性,所以最好不飲酒。事實上,五戒的內容已經包含在八正道的正業和正語之中,能夠實踐八正道,便能受持五戒。同時,佛教的戒律精神,並非僅止於消極的「不得作」,更有積極的「不得不作」的要求在內。例如,不殺害有情眾生,進而要救生和放生;有情之中,以人為中心,所以要盡其所能,救濟病貧和災難中的人們;不偷盜他人的財物,進而要量力施捨,多做慈善事業;不淫他人的妻女,進而要勸請他人,共同來淨化人間的男女關係;不妄語,更要用語言給他人帶來福利。  

來源:佛弟子文庫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5 01:1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