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除了品種、產地和種植方式外,還有一個重要關鍵是什麼嗎?好的處理方式,可以將咖啡豐富的風味引導出來,就像葡萄酒是需要經過好的釀造才能產出風味絕佳的酒。處理法對生豆而言也類似,不同的處理法會產生不同的特色風味。了解以下這幾種常見與罕見咖啡豆處理法的差異,幫你挑選最適合自己的豆子。
1. 日曬法 Dry process / Natural method
日曬法(Dry process/Natural method)是咖啡豆最古老、最原始的處理法。一千多年前,阿拉伯人就以此法處理咖啡。是將採收的咖啡櫻桃放置在露台上直接曝曬,直接接收陽光曝曬(大約需要27天~30天),把水分從60%曬到只剩下12%左右完成。這個處理法,概念很簡單、不太花錢,但是有很多的變數與風險,有很長一段時間是用在處理品質不是這麼好的豆子上。
風味呈現:酸度柔和與均勻的苦味,稠度較濃、層次豐富、甜度較為明顯,品質好的日曬豆會帶有水果味或酒香。
日曬乾燥:將新鮮的咖啡果實放到曝曬場進行日曬乾燥,經過約2~4週的不停翻動自然乾燥至含水量剩12%左右。使咖啡櫻桃均勻受熱,乾燥後咖啡果核與外皮會分開,再以脫殼機脫去果肉、果皮..等,進行篩選就完成了。葉門摩卡、衣索匹亞哈拉、巴西、印尼蘇拉維西的咖啡豆多用此法處理。
2. 水洗法 Washed process
水洗法是由荷蘭人於18世紀發明的技術,適合多雨的地區,雖然過程相當繁瑣,但卻是目前較為普遍的生豆處理法,佔約70%的咖啡總量。將採收的漿果以去果皮機將大部分的果肉從咖啡豆上分離,再將帶殼豆導引至一個乾淨的水槽裡,浸泡在水中進行發酵以徹底去除殘餘的果肉層。
透過水處理,未熟豆及瑕疵豆會因為浮力的關係而被挑選出來,發酵的過程也比較好控制,因此風味上不像日曬豆有雜味,而是呈現明顯果酸、複雜度稍強以及更乾淨(沒有任何負面風味的存在,像是澀感或尖銳感)的杯中特質。但也是因為太過「乾淨」,風味的豐富度也稍弱。
風味呈現:酸度較為強烈,口感上則較乾淨、清爽而明亮。
水洗豆色澤呈偏藍綠色,豆相美觀,瓜地馬拉、哥倫比亞、藍山、柯納、肯亞、爪哇和巴拿馬咖啡均屬水洗豆。
3. 蜜處理法 Honey process / Miel process
蜜處理的意思來自於曝曬前咖啡豆很黏的果膠層,黏的感覺如蜜一般;當咖啡果肉與咖啡豆分離時,外圍包覆著的果膠層經過曝曬,吸收空氣中的濕氣而使果膠層變黏。這裡的「蜜」是指咖啡果肉的黏膜層,採收後的果實一樣會以果皮機剝除外果皮,留著果肉經過日曬,讓果肉的甜度可以進入到豆子,又不用像日曬法花這麼長的時間。
風味呈現:酸度低、甜度較高,同時帶有果香味,口感的乾淨度較日曬豆高,而乾燥後有發酵的葡萄酒尾韻。
蜜處理是目前流行的處理方式,哥斯大黎加和薩爾瓦多等中美洲國家是箇中好手。
4. 半水洗法 Semi washed method
半水洗法也叫做「濕剝法」或「濕刨法」,和其他處理法不同之處在於,過程中並不會直接將咖啡豆曬到含水率11~12%的程度,而是先曬到含水率約30~35%時就脫去表面硬殼,讓生豆表面直接暴露出來。之後再繼續曬乾,直到達到不易腐壞且方便儲存的含水率為止,而這種二次乾燥的方式使咖啡豆呈現如沼澤般的深綠色外觀。經過半水洗式處理法的咖啡豆,有著較低沉的酸度及更厚實的特性。
半水洗法的咖啡風味介於日曬法與水洗法之間,此處理法盛行於印尼,曼特寧即多採半水洗法,巴西近年也開始使用半水洗法。半水洗法與水洗法有些相似,先去除咖啡櫻桃漿果的外皮與部分果肉,再曬乾漿果,使漿果乾燥之後再潤濕,接著以特殊機器磨掉果肉、取出種子。
5. 厭氧處理法 Anaerobic fermentation
厭氧發酵處理法,也稱作「二氧化碳浸漬法」,是一種應用在紅酒處理中的新方式,其中會將葡萄放入二氧化碳氣體之中,讓葡萄進入無氧狀態,這樣一來,葡萄即使沒有酵母菌,也能將自身果糖轉換成酒精,因而有特殊的香氣,並且釀造出來的葡萄酒香氣柔和、口感豐富。藉此發展出更佳的甜味,以及更平衡的風味。但是因為這種新的處理方式目前仍處於「研發」階段,所以並沒有絕對標準的處理版本,全憑各處理廠對厭氧處理法的駕馭能力。
厭氧發酵處理法有哪些特色?在密閉的環境下進行發酵,可以控制發酵過程的變因,讓咖啡風味更加穩定。在無氧環境下進行長時間發酵,可以增加圓潤風味,避免不舒服的乾澀和醋酸。採用此法的咖啡豆風味有更飽滿的醇厚度、明亮的酒香、低酸,甜感極佳。
6. 厭氧日曬處理法 Anaerobic natural
密閉的容器裡,將咖啡櫻桃放入注滿二氧化碳所創造無氧的氣桶環境中,低溫的環境,來減緩果膠糖分分解的速度,PH值也以更緩慢的速度下降,延長發酵時間,藉此發展出更佳的甜味及更平衡的風味。
緩慢長時間的發酵,可以增加圓潤風味,避免不舒服的乾澀和醋酸;密閉的發酵更讓芳香物質不易揮發。在厭氧處理後,接著再搭配日曬處理法,即為「厭氧日曬處理法」,厭氧條件可讓咖啡發酵過程產生更多的芳香物質。
7. 低溫厭氧日曬 Low-temperature anaerobic nature
將咖啡櫻桃放置在密封果汁桶中,進行無氧發酵,接著將果汁桶放置在冷氣低溫控制(約6~10℃)的房間中,無氧低溫發酵48小時後,將咖啡櫻桃薄層鋪排在庭院中,平均每天翻動3~4次,讓陽光100%直曬兩天。
接著將咖啡櫻桃移至溫室內的非洲棚架上,進行30天的乾燥,直至含水降至12.5%。之後將咖啡櫻桃放在通風良好的倉庫內靜置1個月,讓咖啡櫻桃的水分能夠平衡,去殼後,再靜置第二個月,讓咖啡豆的風味能夠更加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