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2-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70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767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雨水節氣說雨神 | 在神話傳說中,雨到底是誰下的?
明天(2/18)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雨水,雨水節氣通常預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元人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
在民間傳說中,下雨的工作總是由龍王爺負責,其實,在古代神話中的雨神有許多。
雨神最初被稱呼為雨師,淵源甚早,在《山海經•大荒北經》裡便有記載,在蚩尤和黃帝那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中,風伯雨師攜手隆重出場,還降下暴雨,幫助己方攻擊敵人。
現在已經不知道《山海經》中這位雨師姓甚名誰,但在眾多雨師裡,影響較廣的分別有以下幾位。
一、雨師畢
古籍《周禮》中,詳細記載了先秦時期的風俗、文化等,雨師畢這位元神明便記錄其中,“以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漢代經學集大成者鄭玄曾經注:“雨師,畢也”,即“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是雨師畢也”。同時期的大文學家、書法家蔡邕也在其著作中稱,“雨師神,畢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雨”。可見,在當時,雨師畢主管颳風下雨的工作得到了世俗的一致肯定。
依據道教神仙體系來看,雨師畢神格源自古老的星辰崇拜,即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畢星,因為“其象在天,能興雨”,所以歷來被尊為雨神。
二、雨師屏翳
屏翳最早見於《山海經》,在《山海經》的記載中屏翳為上古時期掌管施雨的雨神。而在其它不同的文字記載中,屏翳不止施雨這項技能,還掌握著控風、打雷等,可以說每日的天氣盡數掌握在它的手中。
在清宮《獸譜》中記載,屏翳身形似人,皮膚黝黑,手執神蛇,左耳有一條青蛇穿過,右耳有一條赤蛇穿過。屏翳常年生活在海東之北,並且掌管著天下的降雨。
很多流量大咖都給雨師屏翳打過卡,例如:在屈原的《天問》中提到“蓱號起雨,何以興之?”即“雨師屏翳號呼下雨,他怎樣使雨勢興盛?”在曹植的《洛神賦》中提到“於是屏翳收風。”即:“在這時風神屏翳收斂了晚風。”
三、雨師商羊
商羊乃是傳說中的神鳥,王充《論衡•變動》雲:“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曲其一足起舞矣。”後世傳說中商羊的形象就被神話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雨師者,商羊是也。商羊,神鳥,一足,能大能小,吸則溟浡可枯,雨師之神也。”
傳說每當下雨之前,商羊就會在田間翩翩起舞,天長日久,人們見商羊鳥出現,就知道雨要降臨,家家戶戶挖溝開渠、疏通水路,為灌溉良田作準備。因此商羊也被尊為雨之祥瑞,雨師之神。
隨著歷史的變遷,商羊鳥逐漸絕跡,人們再也看不到商羊鳥的足跡。於是,每當天將大旱時,人們就自扮商羊鳥,戴面具,拿響板,單足高跳,並模仿商鳥搖頭晃腦,腳掛鈴鐺,蹦蹦跳跳。該舞的動作也出現在一種叫做“碰拐”的兒童遊戲中,此遊戲為兩兒童各將一腿抱起,用膝蓋相互撞擊。據商羊舞老藝人講,此種遊戲即出自商羊舞。至今,在古典舞中仍有“商羊腿”的動作名稱,其動作是一足立一足抬起,與此類似。
四、雨師赤松子
晉幹寶《搜神記》記載,赤松子,神農時雨師也。又名赤誦子,中國古代著名的仙人之一,曾教過神農氏養生之道,能隨風雨上下飛行。
《歷代神仙通鑒》描述赤松子的面貌,上身披著草領,下身系著件皮裙,頭髮亂蓬蓬的,光著腳,指甲長如利爪,身上還覆蓋著很多黃毛,手執柳枝,狂歌跳舞以求雨,儼然一上古之人。
赤松子自言:“予號赤松子,留王屋修煉多歲,始隨赤真人南游衡嶽。真人常化赤色神首飛龍,往來其問,予亦化一赤虯,追躡於後。朝謁元始眾聖,因予能隨風雨上下,即命為雨師,主行霖雨。”
五、雨師應龍
應龍是上古神話中一種長翅膀的龍,傳說有蓄水的本領,嚴格意義上說,應龍並不算是真正的雨神,但它又很特殊,可以稱得上是龍王爺正式接替歷代雨神雨師們工作前的一個過渡神仙。
同時,雨師應龍也是古人認為龍可以降雨的信仰源頭,還是後來信眾們開始向龍王爺求雨的轉變基礎。
上述眾多雨神雖然都影響一時,但到唐代後,各類求雨祭祀雨神等宗教活動便都逐漸以龍王爺為主角,直至今天,在道教信仰和民間神話傳說裡,龍王爺負責人間的風調雨順仍然是人們共識。
圖文源於互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