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4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白話佛法》遠離瞋恨佛法精神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
我們很多人的毛病是空想。空想是什麼?沒有的事情自己想出來就叫空想。強求是什麼?得不到的東西一定想要得到,就叫強求。強求的事情能好嗎?強扭的瓜會甜嗎?強求的事情行嗎?所以不要去空想,要找到真正的佛道,才能更持久,更圓滿。

佛菩薩讓我們學佛走正道,我們繼續走,那麼你就不會掉隊。因爲學佛持久的人他以此爲終生的依止,也就是説我這一輩子會跟着佛菩薩的道走,這一輩子我就有依靠。很多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靠的就是佛菩薩的智慧而活着,靠着佛菩薩的信仰,靠着自己認爲“觀世音菩薩一定會救我”這種信仰,才能活到今天。

很多要自殺的人爲什麼會自己停下來?因爲他看到了希望,他看見了光明。生氣的人是看不見光明的,瞋恨人家的人是沒有光明的,嫉妒人家的人光明對他來講是遠離他的,隻有心明眼亮才能有意義的在人間活着。眼睛看不清楚自己活在世界上的作爲,眼睛看不清楚一個事物的本質,這個人就是白活了。

(二)
一個人靠着什麼樣的支撐點來支撐自己的整個人生呢?怎麼樣來挖掘你支撐生命的原動力呢?我們活着都有動力的,比如很多人四五點鐘起來唸經,學佛修心,他的原動力就是他要改變自己,靠着菩薩的這些經文來讓自己工作順利、身體好、學習好,這就叫原動力。

那麼支撐你生命的原動力是什麼?是修內。修心要修內在、內涵,那是永久的東西。靠外來修那是短暫的。外來修是什麼?師父現在教你們給你們上課就是外來修,聽得懂嗎?所以要明白,真正的修心還是要內在修,我們靠自己是真的,像讀書一樣。

學佛修心是靠着自己來修,而不是靠着人家推你。師父天天講你們,叫你們好好修,而你們自己不好好修能修成嗎?叫你們天天不要罵人,不要打人,不要做壞事,不要動壞腦筋,你們還是要動壞腦筋、做壞事,能改好嗎?隻有靠自己來改變,那才是終究之道。

(三)
想知道什麼是恆長嗎?隻有靈魂在你的身上那是恆長的。所以碰到內在靈魂的問題,在心裡的事情都要很認真地修;碰到外在的,嘴巴裡吃點東西啊,或者聽一個好聽的歌,或者去做一個事情自己開心啦,那都是外在的東西,那是帶不走的。隻有真正帶走的東西那才是恆長的,帶走的東西是什麼?那是靈魂。你的意識、你的境界,那都能帶得走,其他的東西都帶不走。

所以要有精神永恆。人活在世界上要有精神,要有充實感。你們有充實感嗎?天天覺得活着不舒服,活着不如意,活着難受,不充實,行不行啊?有沒有精神啊?看見衆生,“你好,你好,大家好”。這是人的一種精神,就是精氣神啊。

學佛的人要永遠有一種幫助人家很熱情的精神。很多人自己的情緒一來,馬上跟人家就亂解釋;自己的情緒不好了,馬上就對人家不熱情,可以嗎?所以師父告訴你們要修出充實感,要修出精神,要修出生命中與生俱來的潛能。潛能是什麼?是良心啊。其實人很笨的,做很多事做不下去的時候,如果問問自己的良心就可以回答了。有沒有良心啊,這個事情我要不要做啊,問問自己的潛能好了。

(四)
比如這個人要去告人家了,良心會告訴你:不要去告人家了,這種事情多一個冤家多堵牆,少一個冤家少堵牆。我今天要佔人家便宜了,良心又告訴你:不要去佔人家便宜啊,人家以後還會佔你的便宜的——這就是人的本能潛能。問人家幹嗎,問問你自己就可以了。

菩薩的境界支撐着我們行、住、坐、臥。用菩薩的境界來指導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睡覺、吃飯和行爲啊。所有的一切都要像菩薩一樣,都不能根據自己的任性來,這個任性不是真正的本性,而是污染的本性。

(五)
一定要使“肉體死”,也就是説我們人不要太在乎肉體。猛一聽這句話,“哎呀,那不就死了嗎?”不要你肉體活的意思,就是不要讓你的肉體來指揮你的靈魂。如果你的肉體還活着的話,就是説明你被你的肉體所驅使、所控製和使用。舉個簡單例子,肉體會肚子餓,肚子餓是不經過大腦思維的,肚子一餓腦子才思維——我要吃了,所以這個就叫肉體在控製你的靈魂。

我們學佛的人所有的肉體都要死掉,也就是説用靈魂來控製你的肉體。舉個簡單例子,汽車是不是死的,你人不開它能跑嗎?但是當你開的時候它能不能自己跑啊?它照樣能自己跑。當你控製不住它的時候,汽車就帶着你撞上去了,那就是因爲你的靈魂受汽車的擺佈了。

所以人不要被肉體所控製。比如今天我欲望來了,我看見女人了,我就想做不好的事情了,你的欲望就控製了你的靈魂;我今天看見酒了,我就想喝,你的肉體又控製了你的靈魂,所以真正聰明的人要用靈魂來控製自己的肉體。如果你把肉體活了而你的靈魂死了,那你就是個植物人,是個神經病患者,它會把你帶到另外的一個世界裡。什麼世界啊?是動物世界。想吃就吃,有欲望就去做欲望,你就是個動物——因爲你沒有靈魂了。所以要懂得珍惜自己永恆的生命。


摘自《白話佛法》第六冊44.遠離瞋恨佛法精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3 09:1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