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24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老子智慧: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2-21 01:15: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老子智慧: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在有的人看來,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實有的東西,他才承認存在,才認為有用,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虛空的東西,就往往認為不存在,認為沒用。然而老子對“虛空”並不這麼看,他不僅明確承認“虛空”也是一種存在,而且通過列舉一個個例子來證明“虛空”的大用。


《道德經》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三十根輻條集中在一個車轂上,正是因為有了車轂中的空間,才有了車的作用;摶揉粘土製造器皿,正是因為有了器皿中間的空間,才有了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修建房屋,正是因為有了房屋中的空間,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老子列舉了車子、器皿、房屋這三件事物,來說明“虛空”的作用。

車子是用來載人運貨的,只靠看得見的實有——輻條,可以發揮這個作用嗎?正因為車轂中有個空間,車子才能行駛、載運。
器皿是用來盛裝物品的,只靠看得見的實有——外壁,可以發揮這個作用嗎?正因為器皿中有個空間,器皿才能盛水、裝物。
房屋是用來供人居住的,只靠看得見的實有——樑柱頂牆,可以發揮這個作用嗎?正因為房屋中有個空間,牆壁上有門、有窗,房屋才能讓人自由地出入、採光、呼吸、居住。

空間,是一般人認為“虛空”的東西,但是這三個事物之所以能夠發揮各自的作用,不是單靠它們“實有”的部分,更是憑藉它們“虛空”的部分。

所以老子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所以說器物(作為一種有)給人帶來了種種便利,而器物的作用卻是由於有了空間(作為一種無)。


道家老子的“有無之論”深刻影響了中華文化,在中華文化中,處處可見“有”與“無”的巧妙處理。

畫中的留白,是為了使整個作品更加協調更加有意境,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讓人留有想像的空間。這與西方油畫填滿整個畫面,密不透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手法,兩種風格。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仿佛看到天地之間,一個人多麼孤寂惆悵的身影,遠遠凝視著長江的盡頭,而江水在無聲地向前流去,這是詩詞中的留白。

“那時胡斐萬分為難,實不知這一刀該當劈是不劈。他不願傷了對方,卻又不願賠上自己性命。胡斐到底能不能平安歸來和她相會,他這一刀到底劈下去還是不劈?”小說在最關鍵的結局處設下懸念,讓讀者根據人物性格來自行構想他們的命運和結局,久久難忘,這是小說中的留白。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今天我們所處的資訊社會,“無”比“有”更加發揮出巨大的力量,資訊資源成為基本發展資源,資訊、知識成為了重要的生產力要素。互聯網構築的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和影響是前所未有的。

如何理解並協調互聯網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係,達到互促互補,是時代提出的新的課題。

而這個時候回過頭去,認真研究一下老子的智慧,體會他的“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或許會給這個時代的人們以更多更大的啟示。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0 15:3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