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241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7287
- 相冊
- 1
- 日誌
- 18
    
狀態︰
離線
|
突如其來的暈眩讓人感覺天旋地轉到噁心、想吐,雖然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症狀卻令人難受。
耳鼻喉科醫師指出,暈眩的原因若是耳石脫落,只要做幾個動作就可恢復,
同時也有方法可以區別暈眩的原因是耳石脫落或其他問題所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楊宗翰說,
「橢圓囊」是人的內耳中負責身體平衡的器官之一,
「耳石」是碳酸鈣結晶,平常附著在橢圓囊中,
老化、缺氧、感染、鈣離子失衡,可能讓耳石脫落,
漂流到半規管中造成擾流,影響身體的平衡感,因而產生暈眩症狀。
女性發生率較高 與骨質疏鬆有關
楊宗翰指出,老化、頭部外傷、前庭神經炎、偏頭痛、缺氧、梅尼爾氏症,
都可能是耳石脫落發生的原因,國內統計資料顯示,女性發生耳石脫落的機率高於男性,
研究推測可能與骨質疏鬆有關,因而影響到耳石器官內的鈣離子平衡,造成耳石脫落。
會發生暈眩的疾病很多,楊宗翰建議可以觀察,如果暈眩發生的時間短暫,
僅10~30秒,還有當頭部做了特定的動作,例如轉頭、抬頭,或頭左右移動時就容易誘發,
嚴重的話頭稍微動一動,暈眩就會發作,就代表是耳石脫落所致。
復發率高 放慢動作 避免做瑜伽
楊宗翰表示,耳石脫落的復發率很高,治療後1年內復發率有18%,
3年內復發率有30%,因此建議患者動作應該放慢腳步,避免做瑜伽和頭部有扭轉、倒立的動作。
耳石復位的治療,主要會採用物理性方式讓耳石回到原位,
藥物則是緩解暈眩症狀,因此楊宗翰建議患者,可以自行在家做半翻跟斗式動作,試著讓耳石歸位。
居家耳石復位法
以下動作以右側耳石脫落示範,若為左側耳石脫落,請將以下動作左右對調即可。
1.跪在地板上或床中間,雙手保持與肩同寬,放在地板或床墊上撐住上半身,快速抬頭朝上,看向天花板。
2.低頭,將頭頂抵在地板或床上,收下巴,用頭後側接觸地板或床鋪,再以指尖輕敲右耳後的頭部,幫助耳石移動。
3.慢慢將頭轉向右手肘方向,試著讓右手肘保持在視野的中間。
4.繼續看向右手肘方向,然後突然快速把頭抬到肩膀高度,這時視線會看著右方。
5.迅速抬頭,同時頭繼續朝向右肩方向。待暈眩停下來後,再慢慢把頭轉回正位,讓上半身坐起來。
耳石復位後 墊高枕頭側睡
楊宗翰說,整套動作的過程,每個姿勢都可能引起暈眩,萬一暈眩發生,
就要暫時停止動作,直到沒有頭暈,再繼續做下個動作。
動作做完後,休息15分鐘,再迅速上下傾斜頭部,測試還會不會發生暈眩,
如果不會,這套動作就不用再做;如果還會頭暈,就可繼續採行上述步驟。
楊宗翰提醒,做完這套居家耳石復位動作後,建議睡覺時墊2、3個枕頭睡覺,將頭墊高,
連續1周轉向耳石脫落的同側側睡,並放個枕頭在另一側,避免轉向另一邊側睡,
如果頸部關節有退化的人,則需要醫師指示適合的睡姿。
來源:健康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