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3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新理論提高地球外智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2-25 21:11: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傳統「困難步驟」(hard-steps)理論認為,人類在地球上的演化歷程相當罕見,因此智慧生命在宇宙中的存在可能性極低。然而,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慕尼黑大學(University of Munich)與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研究團隊重新評估該理論,提出一種新的假設:人類的出現並非低機率的偶然,而是行星與生物共同演化的必然結果。

研究團隊指出,地球早期環境並不適合多數生命形式生存,而關鍵的演化步驟僅在全球環境條件達到「適宜狀態」時才得以發生。例如,複雜動物的出現依賴於大氣中氧氣的累積,而這一過程由光合作用微生物與細菌推動,形成了適合高等生命發展的窗口。

「我們的研究顯示,智慧生命可能並不需要一連串的幸運事件才能存在。」慕尼黑大學的 Dan Mills 博士表示,「人類並非在地球歷史上過早或過晚出現,而是在適當的條件下『準時』演化。」



演化步調取決行星自然變化過程



地球表面環境在地質歷史中的單向變化。
(A) 太陽光度隨時間增加(以現代值的百分比表示);
(B) 地球歷史中初級生產力的提升(古代與現代水平的比率);
(C) 大氣氧氣含量隨時間增加(以現今大氣含量的百分比表示);
(D) 地殼成長與超大陸週期的演變。這些變化顯示地球環境逐步達到適合複雜生命發展的條件。
(圖/《Science Advances》)

應基於地質時間尺度 而非以恆星壽命解釋演化


該理論挑戰了物理學家 Brandon Carter 於 1983 年提出的「困難步驟」理論,後者認為由於人類的演化時間相對於太陽壽命來說過長,因此地外智慧生命極為罕見。新研究則提出,應該基於地質時間尺度來解釋生命演化,而非單純以恆星壽命作為參考。

研究人員認為,地球歷史上的養分供應、海洋鹽度、表面溫度與氧氣含量的變化決定了生命的發展進程,當所有條件達成時,人類才得以出現。這也意味著,某些行星可能比地球更快達到適合智慧生命誕生的條件,而其他行星則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如果生命與行星共同演化,那麼其演化步調將取決於行星的自然變化過程。」賓州州立大學的 Jason Wright 教授表示。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期刊。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spacescience/20250219_02/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6 03: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