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31
- 最後登錄
- 2025-3-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19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認為烏克蘭膝蓋軟的評論
曾淯菁
4小時 ·
美國斷援、烏克蘭秒軟?烏克蘭簽署"30天停戰"協議
美國一腳踹開烏克蘭的飯碗,結果它不到兩週就"膝蓋軟"了!
就在剛剛,烏克蘭與美國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Jeddah)敲定 30天停戰協議,名義上是「戰術性停火」(tactical ceasefire),但這更像是美國掐住烏克蘭咽喉後,逼出的投降書。這場談判不僅曝露了烏克蘭對美國援助的絕對依賴,更讓那些"高喊"支持基輔的歐洲國家粉尷尬。
美國斷奶,烏克蘭秒跪?
話說2月底 川澤在白宮驚天一吵後,美方認為小澤會壞事,不再信任他,因此讓他的幕僚來談,並且使出殺手鐧,暫停軍援與情報分享,讓烏克蘭陷入劣勢。
美國國防部在2/28,以國會預算卡關,軍援無法持續發放為由,使烏克蘭面臨武器短缺危機。更糟的是,美軍的情報支援也順便中斷,讓烏克蘭無法監控俄軍動態。
戰場上的結果立刻反映——烏軍2月底開始在東部與南部戰線防守倒退,更在 3月11日凌晨337架無人機遭擊退。
然後到了吉達談判,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帶著「你要停火,我就餵奶」的條件上桌,烏克蘭外長 安德烈·西比哈(Andrii Sybiha)和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只能硬吞。
條款是:
陸、海、空全面停火30天
美國將恢復情報與軍援(但前提是停火必須執行)
意思是:美國先掐住烏克蘭脖子,等澤倫斯基認輸,才鬆手給糖吃,川普懂人性,這招速效。
沙烏地為何當調停國?
這場談判為何選在吉達,而不是歐洲或聯合國?簡單說:沙國有獨特優勢,其他地方比不上。
沙國與俄羅斯在OPEC+是石油盟友,同時又是美國軍購的金主,立場比歐洲更中立。相比之下,
歐盟太偏向烏克蘭,俄羅斯不信任。
中國太親俄,美國不放心。
沙烏地站中間,誰都不得罪,還能順便談點礦產交易。
事實上,2023年沙烏地就曾促成敘利亞重返阿拉伯聯盟,成功展現外交影響力(BBC報導)。
停火還是緩刑?這協議有不少漏洞
表面看起來,這是 30天的戰術性停火,但實際上呢?
1.沒監督機制——沒國際觀察員,沒執法單位,誰違約誰管?
2.停火範圍不清楚——像庫爾斯克這種爭議地帶,到底算不算?沒說。
3.違約後果不明——俄羅斯偷偷進兵,烏克蘭還手,然後呢?沒說。
這等於是場「誰先動手誰背鍋」的賭局,俄羅斯大可「靜觀其變」,等烏克蘭先動,然後再反手撕協議。
市場反應:股市U轉小跌做收
今天華爾街股市本來繼昨天大怒神續跌,但吉達停火消息一出,市場情緒大轉變:
標普500指數原本續跌逾1%,但停戰新聞爆出後U型反彈,納斯達克一度漲0.6趴,但最後回天無力三大指數仍小跌坐收....
30天後,誰笑到最後?
這場停戰是「和平曙光」還是「戰前緩刑」?
美國——大贏家,成功逼烏克蘭低頭,還不用承諾長期援助。
烏克蘭——輸得心酸。沒美國撐腰,只能簽停火喘口氣,前線劣勢還得自己扛。
俄羅斯——冷眼旁觀,30天後再來收割。
沙烏地——刷國際存在感,沒損失。
歐洲——繼續當動嘴人,喊援烏喊得震天響,結果還是全靠美國,才得來這珍貴的30天停戰。
這次30天停火彌足珍貴,但別忘了,澤倫斯基是著名的變臉王,而普丁會不會趁此補充軍力,拖等搶?川普說,接下來幾天他會與普丁會談,這場大戲仍在進行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