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9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離婚資訊] 離婚會比現在更好嗎?「銀色離婚」簽字前須認清的4大挑戰 [複製連結]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歌神VIP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3-24 21:57: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50後族群離婚率激增,美、加、澳、日等國與台灣,「銀色離婚」(grey divorce)趨勢逐漸成形。離婚究竟是否是種解脫?如果你曾考慮這個決定,須先思考對家人、子女、財務、保險分別有哪些挑戰?

這幾年,整體離婚率有下降的趨勢,唯50歲以上族群的離婚率卻急遽攀升。

「丈夫退休後,2人每天大眼瞪小眼,愈瞪愈不順眼」、「熬了20幾年,好不容易孩子大了,我決定要做回真實的自己」、「愛情早已昇華為親情,單純就是婚姻『沒電了』」……

根據鮑林格林大學的國家家庭和婚姻研究中心數據,從1990~2015年,55~64歲的人離婚率翻了1倍,6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離婚率甚至翻了3倍,
約每4對離婚夫妻中就有1對超過50歲,形成一股「銀色離婚(grey divorce)」的趨勢。

這個現象不只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印度、日本、台灣等國家都在發生。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根據主計處的統計,2018年,台灣50~65歲以上男女離婚對數皆約為2007年1.5倍,男性增加至1萬4,244對,女性為7,945對(離婚時夫妻年齡有所不同),顯見這10年間50歲以上人口的離婚對數不斷成長。

銀色離婚2大主因:平均餘命延長及追求自我實現
不少調查研究與觀察都認同,導致「銀色離婚(gray divorce)」人數急增的最大原因或許與人們平均餘命延長,以及價值觀轉變有關。

熟齡人口的成長,加上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大幅延長,讓愈來愈多夫妻在中年離婚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美國退休人員協會的愛、性與關係大使、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社會學教授史瓦茲(Pepper Schwartz)提到:過去人們死得較早,現在當你步入50、60歲,未來可能還有30年好活,
「很多婚姻並不恐怖,卻不再令人滿足或洋溢著愛。因此你會自問:『我真的要這樣再過30年?』」

再加上現在社會觀念改變了,離婚不再讓人覺得抬不起頭。而且正如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公共政策教授喬瑟琳.伊莉絲‧克勞麗(Jocelyn Elise Crowley)在其研究訪談中的發現:
嬰兒潮世代逐漸把個人的自我實現看成生活中很重要的目標,如果在婚姻中,他們發現無法再繼續實現自我,或是這段婚姻可能阻礙個人發展,那麼他們便會認真考慮離婚的可能性。

這其中還有個有趣的現象,女性主動提出離婚的情況愈來愈普遍。

根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的資料,40歲後離婚案例,約60%是由女方提出。不少專家學者都認同,這或許與女性在職場上的發展、經濟獨立有關,「她們不用再因為自己沒有工作而被迫留在婚姻中,」
加拿大離婚財務顧問、《When Harry Left Sally: Finding Your Way Through Grey Divorce》作者之一莎克斯(Eva Sachs)說。

不過,要讓離婚真的成為解脫,有一些挑戰你必須先想清楚:


銀色離婚面臨的4大挑戰
1. 財務問題與財產分配的難題
離婚是影響財產的一大變因,對熟齡族群而言更是如此。夫妻倆共同度過了數十載的人生,不管彼此是否有工作,婚後累積的資產、不動產、投資、保險等,甚至是退休金、社會福利補助等,該如何認定計算並分配,
通常是離婚過程中最複雜也最惱人的部分。

美國研究還發現,即使女性經濟獨立性增強,但在銀色離婚的案例中,女性仍容易為財務問題所苦,因為將近一半的女性是將財務規劃交給丈夫處理,且女性收入普遍仍比男性低,一旦獨立,面對的經濟風險較大。

2. 醫療照護的挑戰
對於沒有工作的配偶而言,走上離婚一途影響甚鉅的便是醫療相關保險。
當雙方還處於婚姻關係中,沒工作的一方是依附於伴侶,一旦婚姻關係結束,保險權益也隨之終止。但健康問題是大齡男女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健康狀態逐年下滑,健康照護的支出也增加,沒有保險的一方面臨很大的挑戰。
此外,年齡愈大開始投保,保費也相對提高,更加劇離婚後的經濟負擔。

美國退休規劃顧問瑪格麗塔.鄭(Marguerita Cheng)還提醒,離婚夫妻應留意壽險的保障,即便離婚尚未生效,甚至在進入離婚程序前,一方便可提前解除對方的受益人資格,這會大大影響伴侶的權益。
此部分完全取決於對方的善意,現行法律並無法防止此事發生,也無法據理力爭,不得不謹慎。

3. 即使成年子女也需要調適
很多邁入50、60歲的夫妻,眼看孩子們離家、打拚事業,開始有自己的生活,建立自己的家庭,認為不需要再為了孩子繼續「撐著」而決議離婚。過去我們總是擔心離婚對年幼孩子或青少年造成的身心影響,
但基本上,不管任何年齡,孩子都會受到衝擊。

科普心理作家海苔熊曾揭示,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壓力與身心影響主要存在「婚姻衝突期」。

熟齡離婚的父母,這時子女正好處於開始向外建立親密關係的年紀,過往經驗會影響他們是否能培養穩定、良好的親密感與信任。面對父母離異,成年子女可能會出現兩種極端:
一種是「要離趕快離一離」,她們早已看清父母間長年的爭吵拉扯是有毒的,因此支持他們分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但也可能產生另一種較負面的情緒,例如「看吧,我就說美好的結局不可能發生,我父母撐了這麼久還是散了。」

或許很多父母會自責自身的婚姻失敗對子女造成傷害,但海苔熊指出,其實父母只需要關心一件事,即離婚是否能讓自己「變快樂」。孩子其實會意識到,父母的衝突、爭吵是因為他們不快樂,因此只要爸媽快樂就好;
到頭來,當衝突解決了,孩子身上的心理壓力也能慢慢化解。

4. 照顧責任需溝通
當父母衰老,許多病痛發生時,成年子女多半會負起照顧的責任。一旦父母離異,可能加重子女的照顧責任,甚至是經濟負擔。

海苔熊還提到,也可能在父母還在一起時,家中某個子女便已承擔起大部分的照顧責任,充當父母婚姻關係中的替代性配偶;在父母離婚後,這個子女便容易產生失落感,甚而產生嫉妒心態,怪罪爸媽沒有扮演好父母角色,
爛攤子還得讓他/她來收拾,親子衝突一觸即發。

有時,成年子女原本還渴望從父母那裡獲得經濟支助,例如大學、研究所的學費,婚禮基金,甚至是車子、房子的頭期款等,或是幫忙帶孩子的實質幫助,父母離婚反而讓自己更加兩頭燒,親子互動模式的改變都可能成為引爆線。

不只是跟下一代的衝突,來自老父母的壓力也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需要溝通。上一輩的婚姻或家庭觀跟現在50歲以上的人可能不同,對離婚一事恐會有微詞。
不過海苔熊仍鼓勵想離婚的子女跟老父母溝通,確認他們真實想法,「有時這或許只是個假想出來的壓力,爸媽不見得不能接受」。

結婚了幾十年,某一天決定要離開彼此,獨自生活,的確不是件簡單的事。從財務、身體健康狀態、生活能力乃至心靈層面、親子關係都得做好準備,以面臨接踵而來的挑戰。










(遠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3 05: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