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4-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144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7171
- 相冊
- 1
- 日誌
- 18
    
狀態︰
離線
|
7年其實不癢,10年之後挑戰才剛剛開始
按結婚時間區分,離婚比例最高的是 10~14 年,接著是15~19 年和 20~24 年。再仔細分析,這些結婚 10~20 年的夫妻大多在 40~50 歲之間離婚。
英國華威大學經濟學家 Andrew Oswald 研究:人在20多歲時生活很棒,30多歲起幸福感開始下滑,到40至50歲之間則陰鬱黯淡,50歲後才會再度對生活感到滿意。
或許,根本不是「婚姻」的問題,而是人心裡的問題?
邁入中年最明顯的特徵是會「自我評估」,審視以往成就是否達到自己的理想。大部分人會對自己的人生不滿意,覺得懊惱不已,於是情緒低落,想在困窘的生活中改變些什麼,也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
然而,多數人不會真的做改變,因為當你有了家室有了中階主管的位子,改變冒的風險和代價太大,人們轉向降低自己的抱負與希望,跟現實生活妥協。
有一種離婚不是婚姻出問題,而是自我實現的再出發
每一個人選擇結婚或離開都有自己的考量,邁入中年,對生活感到失望卻不願妥協的人想再擁有一次實現自我的機會,只不過實現自我需要時間和自由,而婚姻是責任是承諾,離婚只是兩者權衡之後的結果而已。
前陣子遇到一位 46 歲的男性客戶,即便有個剛升國中的女兒,他還是結束了 15 年的婚姻。問到離婚的理由,他淡淡的說:「就緣分盡了吧,我們是協議分手的。
當年結婚後她辭職在家照顧小孩,我則在事業上發展,但隨著工作地點調動,我在外奔波妻子則待在台灣,兩邊的生活漸漸分開了。
直到小孩去年上國中,她也找到自己新的生活重心。我們討論之後決定分開,讓兩人能重新出發。」
相信他們在討論離婚時肯定有過爭執與掙扎,但最後還是好好地一起面對。離婚不是代表自己沒人要,只是自我實現再出發的起點。
「離婚勝利組」正夯!
我自己也有兩段婚姻,雖然第一段婚姻失敗了,但我從來不認為婚姻是兒戲,前夫和我也都在關係中盡力了。說到底,沒有人結婚是為了要離婚,能開心的白首到老當然很好。
但如果離婚能讓自己、讓雙方都展開新的人生道路,那離婚也不過就是法律認證過的分手,只是一個狀態,就像結婚也只是一張紙的契約關係,重要不是那張紙,而是接下來的生活,以及和你一起生活的人。
如果你剛結束一段婚姻,別害怕給自己一些空間,整裝「再出發」不僅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想要什麼,也更有彈性去接受現實的不完美。
(遠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