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3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內外不慳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懇辭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發帖狂人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外不慳

勝鬘夫人於佛前立誓:「佛陀,我從今日開始,一直到覺悟成佛,對於自己的身體,以及身體以外的一切物質,乃至對佛法的體證,一切世間的學術技能等,都不會有一念慳吝不捨的心。」意義有四點:不慳所有、不吝喜捨、不苦奉獻、不計所施。

1.不慳所有

不慳所有包括「內財」與「外財」。「內」是生命、智慧、般若,願意將智慧、知識貢獻給人,或是傳授他人技能,甚至把自我的生命布施出去,這是內財布施。「外」是指物品、錢財,把我們的身外之物與人廣結善緣,叫做外財布施。人生如果能將自我的財物、生命、身體、精神奉獻給眾生,是很有意義的。

佛教講外財布施,有兩個原則:第一不能自苦,就是將自己的物質錢財布施給人而不感覺到苦。第二不能自惱,既然已經布施給人了,就不要心生懊惱,這樣才是合法的布施。

宋朝的永明延壽禪師,出家前是一個官府太守,生性慈悲,喜歡放生,他經常把朝廷給他的官餉用來放生布施,有一次他為賑濟而挪用公款,因觸犯國法,被朝廷起訴,臨斬時,他忽然心有所感:「雖然我行善布施是佛法、是義舉,但是就國法來說我是犯罪的。觀音菩薩!我數十年來信仰您,您能救我一命嗎﹖」就在他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時,大刀砍殺下來,頭沒有斷,刀卻斷了。朝廷問明詳情之後,即釋放他。可見得不慳所有的內外行施,功德多麼殊勝。

2.不吝喜捨

布施,表面是給別人,實際上是給自己。人生如果不能喜捨,就能真正擁有嗎?金錢、感情、身體、地位都是無常變異的,人生真正能擁有的是因緣。因緣來自四面八方,今日好因好緣的聚合,或許是以時間換來的,是兒女孝順來的,是省吃儉用來的,但是因緣不會永遠的存在,世間不停地在變化,能把握得住當下好因好緣的人,才能創造未來更多的好因緣,因此,認識因緣的人,才是真正擁有的人。

3.不苦奉獻

不苦奉獻,是很高尚的道德情操,像天下父母心,視一切眾生如愛子;菩薩不苦奉獻,凡眾生有所求,不論內外財,都能歡喜奉獻。勝鬘夫人即發願將自己的內外擁有,全部奉獻給眾生。

4.不計所施

如佛陀割肉餵鷹,捨身飼虎。還有,須達長者黃金鋪地、祇陀太子捐獻樹林、智舜禪師割耳救雉等等,他們把身上僅有的東西給別人,將心愛的物質布施他人,他們不計所施的高尚情操,常常感動天地。給得起的人生,是有福報的人生;不計所施的人生,是尊貴的人生。內外不慳,就是不慳所有、不吝喜捨、不苦奉獻、不計所施。

(星雲大師全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系統通知:簽名被屏蔽。請速依下列順序辦理更新,1.退出系統;2.重新登入;3.更新資料。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3-31 17: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