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87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587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神霄啟教侍宸王文卿祖師
《王祖寶誥》曰:
至心皈命禮。建昌真仙,軍峰得道。火師授飛章之法,電母傳雷書之奧。上輔真王,布九宸之教旨。下贊清靜,著五雷之靈文。斡旋造化,燮理陰陽。運丹天火以除五通之害,調黃河水而解九陽之災。德濟群迷,教行古今。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神霄教主,沖虛至道。通妙靈慧真君,玄功普濟天尊。
至心皈命禮。高上神霄,玉清雷府。光分一炁,鐘秀君峰。道運五行,侍宸徽廟。掌中雷雨,救旱消災。指顧陰晴,安邦護國。功齊億劫,教法祖師。德濟群迷,眾生慈父。沖虛通妙,靈慧真君。
《宗師總誥》曰:
至心皈命禮。立極開先,流科設教。運玄玅於法界,無為之際。垂慈悲於塵寰,有情之時。攜引群迷,提斯後學。大慈大悲,大願大力。黃籙院使,三陽天君。玉堂扶教,金闕卿班。傳道傳經,傳符傳法。諸大祖師,神仙聖眾。金真演教天尊。
至心皈命禮。宗壇立極,道統心傳。清微靈寶及先天,道德混元兼正一。真風動盪,飛身鞭駕于雷霆。慧目常明,顧盼提攜於日月。口口相傳無上道,堂堂高振大宗風。說法度人,下作十方之教主。代天宣化,廣開四海之宗門。普濟群生,咸依正道。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玄堂啟教,傳道演教諸大宗師,流演萬法天尊。
王文卿祖師,字述道,建昌南豐(今屬江西撫州)人,生於宋哲宗元佑八年二月十七日亥時。生而神異,長而聰敏。曾作詩:紅塵富貴無心戀,紫府真仙有志攀。一日,王文卿祖師忽告父曰:夜夢至一所,樓觀森秀,有一巨蛇蟠于地,祖師試躡其首,蛇奮起幾登霄漢。父曰:子當續吾仙宗也。
宋徽宗宣和初,王文卿祖師欲渡揚子江時遇火師汪真君授以飛章謁帝之法、嘯命風雷之書。每克辰飛章默朝上帝,召雷祈雨,叱吒風雲。久雨祈晴則天即朗霽。深冬祈雪則六花飄空。或人家妖祟為害,即遣神將驅治,俱獲安跡。
王文卿祖師昔游名山二百余所,曾到唐葉法善天師修真之地金陵清真洞,傍晚見四下無人煙可依,遠望山中忽有燈光,以此投奔燈光到草舍間,寂然無人。在燈下桌上見噓呵風雨之文。後取筆墨以木葉錄之。王文卿祖師錄將畢,忽聞雞鳴之聲,須臾電母出來問其姓氏。
電母言無姓氏,稱此乃雷霆所居之地,不可久留。問雞鳴的原因。電母言乃地中金雞鳴。予覺而出,不數步回望不見草屋。不久一裡許已到洞天。王文卿祖師自得雷書秘典、飛章謁帝之法以後,道法精深,屢顯靈異。但皆是隱聲不譽,老百姓也不知道。
林靈素祖師曾奏宋徽宗稱王文卿祖師乃三天都史,掌文吏,下生人世以贊清靜之化。宋徽宗先後下十八次詔,天下搜求仍未找到王文卿祖師。皇叔廉訪使巡曆至高郵軍時得病,當時醫生救治沒有效用,後遇王文卿祖師求符水後痊癒。至此,方知此人即是祖師。皇叔回朝奏其事,宋徽宗遂遣使召至京。
宣和四年七月,奉皇帝親灑宸翰,頒赴寓地,褒揚道德,崇獎無為,遣侍宸董仲允充採訪使,同本路監司守臣具禮延聘,候送赴闕。王文卿祖師既至,奏對玄化無為大道。龍顏大喜,賜館于九陽總真宮。至此奉使絡繹繁至,頒賜金鞍禦馬,龍茶玉醞、珍玩奇果、金錢幣帛並皆表還不受。奉命入清宮,奉賜劍盂,引入內灑淨,宮人掛金錢不計其數,出宮門並撒於地上人皆稱真人。
宋徽宗曾問王文卿祖師宮中是否有邪祟?祖師奏曰:東北角有祟。王文卿祖師書符篆,使人持至後宰門揚於波心。符入水中,如人執去。一會,雷劈開宮中東南角上大檜樹,死大蟒一條,長數丈,作兩截。初京口有石祖皇帝置立的狐王廟,奉祀年深。
一日,廟中出火焚盡,悉為草場。執政張天覺行德政,毀去狐王廟一千餘所。天覺既罷,狐鬼乃結成群,入內盜竊器皿珍玩,迷惑宮人。或登山嶽、遊殿閣,種種作怪。王文卿祖師在京之東北門內築雷壇三層,內安鐵甕。至夜月明,祖師仗劍登壇,飛符叱吒,風雷大作,天地晦冥。中夜道官皆見將吏驅縛數鬼,腓衣併入壇心。
祖師以符紙蓋甕口,作法埋之地,皆震動。淩晨,王文卿祖師入奏言已禁狐怪,此去無害。但瑤池中梁朝有一黑魚在他成怪,狐鬼乘此魚如龍形出入禁中驚害宮嬪,今誅死已訖,乞差中官並取往鬼門殯之永得斷絕。
宋徽宗親幸瑤池果有死魚,長一丈餘。於是,宋徽宗在禁狐壇造殿堂道院,圍繞其壇,賜額司命府,請祖師往來提舉。五日一次降香,壇中建醮。王文卿祖師進符一十二道,用銅鐵石三物刊其符,藏於大內十二方位,驅斬花石草木之妖。
揚州久旱,宋徽宗宣王文卿祖師祈求雨澤。祖師奏乞劍水盂,奉敕賜水盂並劍,先生嚶水一口,祝雲:大宋皇帝命臣祈雨,雨要霧霜,風要拔樹,揚州千里之內,並要沾足。過數日,揚州守臣具奏,皆已得雨,雨皆黃濁。
宋徽宗問王文卿祖師:所降甘雨為何黃濁?祖師答曰:江河淮濟,上帝皆禁之。惟黃河水不禁,故爾。也就是說,王文卿祖師通過調黃河之水解了揚州的旱情。宋宣和七年七月,宋徽宗下誥文特授祖師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視朝請大夫、右文修撰,參聯從橐。後又敕凝神殿侍宸、管轄九陽總真宮提舉司命府事。父肇始贈承事郎,母江氏贈太宜人。
王文卿祖師還山林後徘徊靖室,混合帝一之道,諷誦大洞真經,祝延睿算。宋徽宗不允,敕祖師五日一次佩金方符,入大內諸宮閣,咒水滌穢,除邪治病,講明道德。又遣使命祖師就廣德宮行持南昌受煉司大法拔度亡魂。
十一月以祈晴有功,加賜誥兩府侍宸沖虛通妙先生,視太中大夫,特進微猷閣侍制,主管教門公事。其父母親戚亦皆面賜尊號。南宋紹興廿二年,王文卿祖師與弟子朱智卿言將隱去,自持法書印篆入軍峰山石洞間藏之並令地神守護,聽候有道行者遇之。
王文卿祖師勤于著述,所撰雷書多達數十種,比如玄珠歌、玉樞靈文、玉樞斬勘五雷大法、雷說、先天雷晶隱書、侍宸詩訣、上清雷霆火車五雷大法、中皇總制飛星活曜天罡大法、火師汪真君雷霆奧旨等雷法要典。其中,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語、王侍宸祈禱八段綿等皆是祖師與其弟子討論雷法至秘的記錄。
南宋紹興廿三年八月廿三日,王文卿祖師羽化于南豐清都觀許旌陽煉丹之堂,其時雷震一聲。王文卿祖師弟子有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又在青城山授雷法於薩守堅祖師。元代加號為沖虛通妙真人,至順三年夏加賜為沖虛通妙靈惠真人。王文卿祖師聖誕在農曆二月十七日,成道日在八月廿三日。
《道門十規》指出:神霄派始于玉清真王,火師汪真君闡之。神霄自汪王二師而下,則有張、李、白、薩、潘、楊、唐、莫諸師,恢弘猶至。這裡的汪,即火師汪真君。王,即神霄王文卿。
圖文源於互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