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子木 種子形狀讓人驚奇
藍天黃花,彎子木呈圓錐花序。圖/德禪
彎子木科的落葉小喬木彎子木(Cochlospermum religiosum),原產於墨西哥、中南美洲。台灣除了嘉義水上的北回歸線公園內有幾棵外,南投集集和水里間的16號省道邊,台南官田烏山頭水庫周邊,都有彎子木。
台灣嘉義北回公園的彎子木植株。圖/德禪
彎子木植株。圖/德禪
彎子木科於1981年曾被合併入紅木科(Bixaceae),1998年單獨分出。彎子木的株高約7至10公尺,主幹通直,樹皮淺灰色,光滑。單葉,互生,細鋸齒緣,掌狀裂,葉基心形,葉端尖,紅褐色葉柄細長,具有托葉。
彎子木嫩葉與花苞。圖/德禪
彎子木其掌狀裂葉。圖/德禪
圓錐花序,頂生,花萼片5枚,金黃色花瓣5枚,綻放時花冠全開,雄蕊非常多,黃色花絲長短各半,雌蕊花柱彎曲,球形子房上位,披濃毛,有5個心皮,胚珠多數。除了單瓣種,另有重瓣種彎子木。
彎子木種子幼時。圖/德禪
授粉後結梨形蒴果,幼時綠色,漸轉為深褐色,成熟時果臍處開裂,露出白色花絮如棉花,黑色種子多枚,呈彎曲狀,披細毛。乍看之下,種子形狀酷似昆蟲的幼蟲。
彎子木單顆梨形蒴果。圖/德禪
梨形蒴果,幼時綠色,漸轉為深褐色。圖/德禪
彎子木果實由綠漸轉為褐色。圖/德禪
彎子木果實成熟時,由果臍處開裂。圖/德禪
彎子木被認為花像山茶科的金花茶(Camellia petelotii),果實具有棉絮,有時也被稱為金絲棉樹。彎子木的英文俗名是buttercup tree,因為毛莨科的毛莨英文名稱就是buttercup,所以有人據以翻譯為毛莨樹。文/德禪
彎子木的果實內充滿棉絮狀毛。圖/德禪
彎子木的種子躲在棉絮狀毛中。圖/德禪
「金花茶」為山茶科山茶屬木本植物,別名黃色山茶。圖/德禪
「彎子木」與金花茶的葉,外觀不同。圖/德禪
【草木堪為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