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咒語聽起來不甚高級、但實戰極強?
很多信眾分不清《安土地神咒》和《土地咒》,而且一聽到土地就覺得不甚高級,貌似和自己關係不大,所以白白錯過了持誦、修持的好機會。這兩個咒語非常實用,而且用處廣泛。
道家的神咒的功效都是非常大的,這兩個神咒很短,大家多讀幾遍就可以記下來。
《安土地神咒》一般在什麼地方用呢?沒事的時候可以念,到一個新地方,覺得不踏實的時候,到一個賓館覺得不乾淨的時候都可以念,遇到鬼打牆的時候念這個一般都可以破解,因為鬼打牆的時候,你念動安土地神咒,和土地神溝通,一般就可以破開了,多念這個神咒也可以起到保護自己的功效。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嶽瀆真官,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不得妄驚。回向正道,內外澄清。
各方安位,備守壇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安土地神咒,相當於一個普告,主要是告訴所至之處的天地之間的萬靈,這裡或要開壇或要灑淨,不要驚奇或是驚慌,各歸正位,請各司其職。安土地神咒,首先是用元始安鎮,普告萬靈,為什麼這裡要寫元始,而不是靈寶或是道德?
按經載:“元始天尊,是虛皇之應號也。從真起應,則曰證修,妙思幽源,乃自性獨有。《洞神經》曰:妙象無形,應感有體,真精之炁,化成姿容。法曰:元始天尊,元自己元神,一身之主也。”平時常見注解中,會說這裡是要存想元始天尊,不過按陰符派的典籍來看,這裡的元始,通常配合的是元始號令來進行的,正如後面要說的淨天地神咒中,“靈寶符命”也是對應靈寶符一樣的道理。
“普告萬靈”,因道教認為萬物皆有道性,故山川社稷土地無一不有智慧,安土地雖名安土地,實是安撫萬靈,這裡的萬靈包括著山川土地各類神靈真官。
“嶽瀆真官 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用於告知萬靈所建壇場處的萬靈無須驚擾。岳為山嶽,瀆泛指河流,社為古代祭祀地神之處,稷為糧食作物,是百穀之長,被奉祀為穀神。
“回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讓萬靈皆回到正道,內外澄清是一種意象,指身心內外似水之清,走入光明大道。其義指的是像一杯新沖的茶水,逐漸清的向上,濁的向下,然後清濁分明,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並守衛好壇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在內外澄清之後,萬靈各自歸位,若是有不歸位的,自然便是邪精了,所以乙太上的名義去搜捕邪精,並召令護法神王守護著此處誦經。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這句話比較有講究。皈者,反黑為白,轉染成淨,把凡心住於正念,清淨境界,成就道心。依者,身之依怙,如子戀母。元亨利貞,語出《周易•乾》,代表乾卦的四種基本性質。“元”,為大、為始,引義為善長;“亨”為通,引義為嘉會。“利”為美利,引義為義和,“貞”為 正,引義為幹事。孔穎達疏:“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 貞正得終。”
這裡的元亨利貞的“元”與開頭的“元始安鎮”是首尾呼應的,最後用“元亨利貞”四字結尾,代表著萬物和諧而又共存的美好境象。
而土地咒則是:
經壇土地,神之最靈,升天達地,出幽入冥。
為吾關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書上清。
土地:古稱社神,即管理一有限地面之神。《孝經緯》雲:“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
此土地咒言,經壇土地,讓其關奏誦經功德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土地亦名書上清玉冊,另行封賞。
這個咒語其實更多的用在誦持經書的經尾中,當一卷經書誦唱完畢之後,調整呼吸,口齒清晰、呈神清氣爽狀,誦出此土地咒,一方面為讚頌經壇土地,為道經之載,有誦經之所,其功德不小;另一方面,請土地為之關奏,以此造冊登籍,顯誦持之功。一般情況下,三官經卷末均有,北斗經時有時無。因為古代很多時候,三官北斗前後念誦,所以北斗經就自然省略掉了。
單獨誦持北斗經的時候,還是要在卷尾加上這段咒語,更為圓滿。這已經算是過經的環節了。
為什麼有的咒語聽起來不甚高級、但實戰極強?
(龍虎法脈)
|